智利是南美洲西南部的一个小国,国土南北狭长,面积为74万多平方公里,在80年代初人口约1千多万。在当时,智利采取了一些开放性的经济政策,如自由竞争、自由价格和自由贸易等,国民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智利的工业主要是采矿业,其他工业相对落后,尤其是手工工具厂很少,所以国内维修行业所需要的手工工具几乎全部需要从国外进口。80年代初,他们每年的进口额大约2千多万美元,平均每个人每年进口2美元的工具。(80年代初美元汇率约为1美元兑换1.5-2元人民币)
智利进口工具品种很多,主要有钻头、管子钳、活扳手、硬质合金工具、钢锉、木锉、各种钳子、测量工具、钢锯条、金属切割锯、砂纸等。
当时智利进口工具税率不高,一般来说为10%,另外再加20%的商业税。进口手续简便,进口商品先要持进口合同或出口商提供的形式发票去银行申请,再过三、五天就能领到进口许可证。进口后,商人在市面出售的价格为进口价的4~10倍。
那时智利的工具进口主要来自美国、西德、巴西、英国、西班牙、瑞典和中国等。
我国自年即开始向智利出口工具。通过10年的发展,出口数量逐步增长,在年年约40多万美元。智利商人和用户认为我国工具品种多、质量好、价格比其他国家的便宜10~20%。智利商人也对中国商品提出一些意见,如注意改进包装,把纸箱包装改为木箱包装等,并选好代理商,来帮助销售。
工道老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hj/2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