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智利 >> 智利红酒 >> 正文 >> 正文

一周财经八卦你知道的那个甘比

来源:智利 时间:2021/6/21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http://m.39.net/pf/a_4476482.html
连续剧新闻:WTO总干事遴选。2月5日(上周五),韩国候选人俞明希发声明退出了遴选:“为了促进WTO的运行,并考虑到各种因素,我决定退出角逐。”唉。在去年的里,咱号八了WTO原总干事,巴西人阿泽维多提前一年辞职,WTO开始遴选新一任总干事的事儿。原则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区轮流出任;候选人要在本国当过部级官员;WTO个成员国要全部同意。经过4个月、两轮磋商,8个候选人剩下俩:尼日利亚的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韩国的俞明希。非裔女和亚裔女,国际社会选谁?呵!呵!呵!只有咱号和川总支持俞明希。因为尼日利亚候选人:1.有意隐瞒自己的双重国籍身份,她在年加入了美国籍,但在竞选总干事的时候没有做信息披露;2.咱号认为她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尼日利亚王室贵族后裔,19岁去哈佛大学读书,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加入世行,年,在离开祖国30年后,以49岁高龄回到尼日利亚,直接担任尼日利亚的财政部长——因为,世行副行长需要作为国家候选人竞选,她得回去当一段尼日利亚国家官员刷简历……如愿当上副行长后还想当行长,于是年她又回国刷简历,但年就没选上,然后她就在诸多国际组织中“游历”,现在是GAVI的董事会主席,工作就是从富人和富裕国家处募钱,帮穷国孩子打上疫苗。咱号不喜欢这种国际组织老油条。咱号认为,川总放着美国国籍的候选人不选,跨越太平洋来支持韩国候选人,也体现了对国籍贸易的真正尊重:俞明希是韩国贸易部长,也是韩国 位女性部长——就因为各种贸易纷争,WTO都稀碎了,一个没有贸易背景的总干事,能理解贸易纷争的深刻性吗?总之,去年10月,因为川总和全世界作对,支持俞明希不支持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所以第三轮磋商无法推进,就搁置等待美国大选结果。现在局势明朗了,川总卸任,俞明希退出——注意:绝不是因为失去了美国的支持才退出。去年的,咱号就介绍了韩国的态度:实在不行,他们就撤回人选,别让大家为难。所以,韩国不是因为失去了川总的力挺才退出,只不过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契机:川总卸任了,退出不 美韩关系,否则也是辜负川总的支持。当然,如果川总没卸任,韩国也会找到合适的退出契机:人家说了,不能让大家为难。有点想为韩国的退让艺术点赞,有大局观,又顾到人情,很东方。现在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当选是板上钉钉了,咱号转念一想,也行——这样的人,注定干不成事儿,而咱国恰恰不希望WTO现在做什么。咱号在去年的里介绍了咱国目前对WTO的态度:1.中国希望WTO“改进”,而不是“革命”——承认WTO出了问题,但认为改进可以,革命不行,认为WTO的非歧视、特殊和差别待遇都应该保留;2.中国想要的,是“WTO改革”,而不是“中国改革”——美欧日等国家对中国的抱怨,中国不会接受,不可能把“WTO需要改革”变成“中国需要改革,如果美欧日就国企问题向WTO提出提案,中国会运用自己的权利抵制;3.中国要求保留自己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但愿意多做贡献;4.中国希望维持其“发展模式”,避免就WTO改革进行政治性辩论。——咱国这态度,基本上决定了:我们改完WTO再改,行,WTO催我们改,不行。中国和其他国家在WTO框架下的矛盾太尖锐了,所以大家都脱离了WTO搞自己的自贸区,既然大家都不需要WTO,WTO就维持稀碎的局面吧。不过,话又说回来,川总一退出政坛,各种政治老油条马上卷土重来,都是一嘴漂亮话但绝不会触动利益格局的人,举目四望,让人泄气。连续剧新闻:货币政策走向。约等于:股市还能不能长红。去年的,咱号八了“年市场上还能不能有这么多资金”的事儿。官方是在考虑“有条件退出”:毕竟被四万亿整怕了,目前经济复苏强劲,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见好儿就收,赶紧退了,否则又弄出四万亿后遗症,吃不消。但以恒大任泽平为首的一派经济学家认为:数据虽好,只是暂时现象,年的政策年就会见顶,如果没有后续手段,见顶之后必然下滑。现在是消费低迷+物价通缩,但被投资+出口掩盖了。各国恢复经贸往来后,我们发的疫情财终将褪去。不继续放水顶着,恐怕要影响年的增速。然后央行承诺货币政策“不急转弯”。通常这种表态,都带着安抚和提醒性质——转弯还是要转的,悄悄地转弯,打枪的不要,诸君赶紧调整频道到央行的频道上来。实际上央行也是这么做的:1月份频频进行“地量”逆回购操作。“地量”:跟“天量”相对,天量形容多,地量形容少。逆回购:去年讲了,从机构手里回购国债等有价证券,把钱给机构=释放流动性,也就是进行货币投放,放水。地量逆回购=小小地投放。比如,1月4日,亿元逆回购,1月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每天亿元逆回购,1月9日50亿元逆回购,14日索性缩小至20亿元,22-26日,连续20亿。不是,20亿也好拿得出手?机构报告说,此前10年,单日低于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只有12次,低于50亿元的只有6次,看看今年1月这个20亿出现了几次?所以还真的是:小碎步紧捯啊。中间也有放量的逆回购,比如27日有亿逆回购——但那是因为有亿的逆回购到期了,央行采取了部分的“借新还旧”。总而言之,用1月到期的VS1月新增的,算大帐的话,一月份,央行投放的货币少于回收的货币,大概回笼了亿+人民币。所以,咱们现在可能真的是站在流动性的拐点上了。货币政策挺清晰,就是小幅转向。央行也确实担忧,毕竟有些城市的房价,又开始疯涨。这时候再继续宽松,房价失控,过去这些年的“房住不炒”不就前功尽弃了吗。不过,春节前后,例牌是央行放水的季节——过年大家需要现金。所以进入2月以来,央行还是连续开展了三次千亿级别的14天逆回购,给市场净投放了亿——其实还是比往年少,但央行说,今年就地过年,大家对现金的需求没那么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持股过年的亲需要一点运气哟,春节后的货币流动并不宽松~~连续剧新闻:海航破产重整。在去年的里,咱号着重写了一家叫H航的企业,在疫情期间提起破产重整的八卦。那篇八卦不过时,到现在也代表咱号对这事儿的态度。总之,借助疫情洗大澡,是老天爷送来下台阶的梯子。而且破产重整后,欠债一笔勾销,老股东平安退出,围绕神秘企业的种种谜团也就随风消散了。连续剧新闻:天齐锂业。公司新闻不是咱八卦主方向,没奈何咱号之前八过天齐锂业,本着凡事儿连续观察的宗旨,只好八一下了。复习:年4月,中,咱号讲到了天齐锂业——现在有一种资源正越来越多地被市场需要,就是锂。自从锂电池被发明出来,世界上每年供应市场的锂也是逐年上升,除了占据整个市场规模6成的消费电子类,还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用到了锂电池,还有越来越多的储能用到了锂电池——比如风能太阳能这些时多时少、不大稳定的能源,都需要用电池来调节他们的峰谷…… 普及了一个《中国制造》,嗯嗯,那里面有一条就是说,中国制造的这种电池,到了年,要占世界市场的80%!但是咱们国家没什么锂啊。锂这东西,一般来自俩地儿,一个是锂矿石,一个是盐湖。锂矿石提炼工艺要求高,质量好,价格贵,盐湖提炼的锂盐工艺要求低,质量一般,便宜。咱们国家的盐湖主要在青海西藏,所以有资源跟没有一样——还能让工人戴着氧气瓶干活咋滴?然后锂矿吧,咱们主要靠进口。国际上的锂盐产地主要在阿根廷和智利,这两个地方的盐湖被三大巨头控制,智利SQM公司和美国的洛克伍德公司,FMC公司。然后就是锂矿石,澳大利亚有一家叫泰力森的锂矿,占据全球锂矿石出口的30%,中国进口的80%,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纯纯的上游了。这家公司在加拿大上市了。年的时候,美国的洛克伍德公司准备收购泰力森,中国四川一家县级企业一听急了,你们已经控制盐湖了,又来控制锂矿?这都让你们垄断了,我们下游企业没活路了!这就是中国创业板公司,天齐锂业,从四川遂宁走出来的一家锂矿加工公司,专门给电池企业提供原料。天齐锂业总资产只有12亿人民币,想去收购泰力森,心有点大了……而且,只有三个月时间,人家那边董事会一通过,收购就完成了,太急了。嗯嗯,求助各级部门吧。 是这么办的:先在香港成立了一个壳公司,抓紧在加拿大股市上收购流通股+抓紧找那些私募投行之类的机构看谁手里有泰力森股票赶紧收点——达到一定数额就可以在股东大会上投出决定性的一票,反对洛克伍德的收购。同时向泰力森报价,比洛克伍德贵15%。在创业板增发募资31亿用于收购。唉妈,自己才值12亿,要花40多亿去买一个国际公司。好在 也买下了。而且,反正也走上了买矿的道路,就豁着干吧,年,天齐锂业又买了20%多智利SQM的股权——盐湖锂矿双飞了,嘻嘻。嗯嗯,听着这样的资源收购不错吧?其实民营企业在跨境并购上大有可为,而且资源掌握在民营企业和掌握在国有企业,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中国人的企业,为中国国内市场服务吗?天齐锂业手里有了锂矿,盐湖,中国想占领储备市场的80%份额,不就有保证了吗?不就不会上游一涨价,中游吃不消吗?不过啊,大家一定要想到,资源类企业,收购起来是非常有风险的!不要觉得收购了矿山,就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就比如这个天齐锂业的主营: 锂,全球市场一共就 十万吨的市场规模。而相比全球的锂矿锂盐供应,需求是不足的,供应是过剩的,所以收购了锂矿,多长时间能把投资挣回来呢?如果中间又有其他国家探明了大型锂矿呢,锂不就更便宜了吗?还有经济周期的事,全球景气的时候,资源就贵些,全球不景气时,资源就贱些。小企业资金链绷的紧,干不过周期,所以资源类企业发展一百多年,基本都是巨头了。巨头膛儿大,又耐心,无数周期锤炼出来的,有定力有战略,中国企业还是嫩的多。所以啊,收购一时爽,也许火葬场,小蛇吞掉大象,消化不良的可能性很大的。就因为这个,我们就应该更加支持民营企业去收购,因为民营企业失败不用全民买单,而且民营企业纯市场考虑,理智不疯狂,有了问题,人家也能快速应对,灵活决策。——以上是年的八卦。(哎妈,这是当年在天涯写的,跟如今的文风有差吗?是不是写了三年,我的写作水平显著提(变)高(老)?——排名靠后的贝贝注)当年没想着咱号会从并购八卦扩展到泛财经八卦,所以讲八卦也是铁路警察就管一节儿:只讲并购成功,财务顾问挣了这节儿钱,不讲“胜利者的诅咒”——买家借大钱并购,然后还不上钱怎么办。今天的八卦就是:大手笔收购了澳洲的锂矿,智利的盐湖后,天齐锂业怎么还钱呢?当然是还不上钱。去年4月,天齐锂业公告:有18.84亿美元的并购贷款将于年11月到期,可能要逾期,还不上。这18.84亿美元,就是上文咱说,收购完澳洲的锂矿,又收购智利的盐湖——收购盐湖时,管国内银团借的35亿美元的一部分。收购澳洲泰利森,是从创业板增发募资来的钱。收购智利SQM,是管中信银行借的钱。18.84亿美元,是天齐锂业净资产的两倍,去年上半年全球锂价低迷——就算下半年全球原材料高涨了,这么多钱也还不上,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务风险。到了11月底,也就是2个月前,果然逾期了。现在事情变得很麻烦。首先,在18亿+美元欠款之前,还有一笔12亿美元的并购款也要到期,为了筹措资金,天齐锂业出售了泰利森旗下核心资产的一半股权给IGO,这笔并购款正好填上12亿的窟窿。IGO是一家澳大利亚勘探公司,拥有澳大利亚不少镍矿、铜矿和钴矿,甚至还有金矿。他们很乐意并购泰利森旗下的锂矿,一是有镍有钴有锂,集齐了新能源全家桶;二是现在锂矿便宜,价钱合适。现在交易正在进行中,还没完成。但对天齐锂业来说,卖掉澳洲锂矿一半的股权,其实很不合适——你为啥欠款这么多啊?一切的一切的开始,不就是为了跟洛克伍德竞购泰利森吗?你费好大劲买来泰利森这块优质资产,结果现在为了还、买比泰利森差一点的智利盐湖、欠的银行贷款,而要卖掉泰利森这块优质资产?这帐怎么算的?而且,澳洲这个锂矿,算是天齐锂业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当初资产12亿,在创业板增发募来31亿、买来的资产,那必须比你原有的资产值钱好几倍啊。而且人家确实也挣钱,人家是全球锂资源的顶流。你现在要是把这部分股权卖了,等于把下金蛋的鸡卖了,你创业板那个股价,靠啥支撑?但你不卖,也真不成。35亿美元的贷款,一年的财务成本(利息)就是16亿+人民币,不抓紧还本的话,每年有多少利润都不够填限。事实上,年,年,天齐锂业的报表都显示净亏损好几十亿。这18亿到期贷款到底怎么还?天齐锂业为此创下了中国股市的一个记录:定增方案48小时夭折——中国最快夭折定增。1月15日晚,天齐锂业公告了一份近亿元的定增方案:向母公司天齐集团定向发行一大笔股权,母公司给子公司、上市公司天齐锂业亿元。定增不是什么稀罕事,上市公司可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比如向外部投资人定增=引入战投。天齐锂业向母公司定增,这事可以理解为,可能母公司要引入战投。天齐锂业没钱,天齐集团就有钱吗?母公司真有钱,早就帮子公司减负了。所以,外界猜测,肯定是先向母公司增发,然后母公司用这部分股权引入新的投资者。让投资者投资母公司,而不是直接投资上市公司,可以规避证监会对股价的一些规定——投资者从母公司接盘股权,能有点折扣,直接从上市公司接盘股权,证监会规定必须依照市价。以及,接近亿元的增发,相当于25亿美元,这超过了18亿美元的欠款额,很可能天齐锂业想的是:如果能募来25亿美元,就不卖澳洲锂矿了。好吧,动机都解释得通,但行为不合规。深交所直接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hj/2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