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昆明,)
大具纳西话中有丰富的反响型名量词。其广泛产生于单音节名词中,具有较强的能产性,但其语法化程度较低、语义功能单一,句法功能具有局限性。本文分析了大具纳西语反响型名量词的特征,并对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讲行了探讨。反响型名量词是个体量词中最早产生的一种,是指与被限定的名词形式相同(或部分相同)的量词。它是个体量词中最早产生的一类。反响型名量词在量词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了学者的注意,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李宇明()在《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一文中,对拷贝型量词在汉藏语系语言中的分布、拷贝方式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戴庆夏、蒋颖()的《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对反响型名量词在藏缅语中的分布、分类、性质特点、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蒋颖()的《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以整个汉藏语系为范围,对名量词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揭示了反响型名量词的独特地位,认为反响型名量词的形成既有语法化又有词汇化的演变过程,经典()的《碧约哈尼语反响型名量词的特点及其演变》分析了碧约哈尼语反响型名量词的特征,并对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层次进行了探讨。综观现有研究成果,还未有学者专门就纳西语反响型名量词进行专题研究。
大具纳西语属纳西语西部方言丽江坝土语。本文通过对大具纳西语常用的个名词进行逐一考察,发现其中共有个名词可以产生反响型名量词。以此为语料,本文对大具纳西语反响型名量词进行描写分析,并探讨了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大具纳西语反响型名量词的特征
通过对大具纳西语个反响型名量词的逐一考察,并与其他语言进行比较,发现主要有以下六个特征:
1.反响型名量词音节结构以单音节为主
从音节结构来看,大具纳西语反响型名量词的音节结构主要以单音节为主,有少数为双音节。个反响型名量词中,有个单音节反响型名量词,占85%,双音节反响型名量词只有27个,占15%。
单音节反响型名量词,例如:kha33?i33kha33两条沟
沟二条
khv33?i33khv33两扇门
门二扇
tsh?33?i33tsh?33两幢楼
楼二幢
双音节反响型名量词有:nt?y31p???l?33?i33p???l?33两个山坡
山坡二个
nt?i33ka33nt?33nt?i33ka33一个院子
院子一个
2.反响型名量词中整体反响和部分反响两类数量相当,部分反响主要反响名词词根
从反响形式来看,反响型名量词有整体反响和部分反响两类,其中整体反响和部分反响各有87个。整体反响以反响单音节名词为主,例如:kh?31?i33kh?31两个园子
园子二个
fe31?i33fe31两座坟
坟二座
thɑ31?i33thɑ31两个坛子
坛子两个部分反响主要反响的是双音节名词和三音节名词的词根。当反响型名量词反响的是双音节名词时,有的反响第一个音节,有的反响第二个音节,其中以反响第二个音节为主,有64个,反响第一个音节的只有8个。
反响第一个音节的如:kh?33l?33?i33kh?33两个窟窿
窟窿二个
mi31ts????i33mi31两个名字
名字二个反响第二个音节的如:ts?31kh?33?i33kh?33两眼井
水井二眼
nt?i31nt?33?i33nt?33两个水塘
水塘二个大具广场打跳(《大具风物志》,下同不标)当反响型名量词反响的是三音节名词时,都是后反响即反响后一个音节或两个音节。反响后一个音节的,例如:nt?i31tse31mpɑ???i33mpɑ??两个洗脸盆
洗脸盆二个
the33??33nt?y31?i33nt?y31两个字
字二个反响后两个音节的,例如:s?33kɑ??lɑ33?i33kɑ??lɑ33两根木条木条二根??33t??31thy33?i33t??31thy33两个烟头烟头二头
部分反响,不论反响名词中的哪一个音节,都是由语义中心和构词方式决定的,即通常反响名词的词根。例如:kh?33l?33?i33kh?33两个窟窿
窟窿二个
nt?i31kh?33?i33kh?33两个泉眼
泉眼二眼上例kh?33l?33“窟窿”的语义中心为kh?33“洞”,因此前一音节kh?33“洞”。nt?i31kh?33“泉眼”是由表nt?i31“水”的语素和kh?33“洞”的语素构成的,因此反响后一音节kh?33“洞”。
3.反响型名量词以专用反响型名量词为主
从类型上看,可将反响型名量词分为典型性反响型名量词和非典型性反响型名量词两类。典型性反响型名量词又称为专用反响型名量词,即反响型名量词只能“一对一”用来限定来源名词。例如:mu33nt?33mu33一片天
天一片
x????i33x???两个湖
湖两个
z?31?i33z?31两个瓮
瓮两个非典型性反响型名量词可以“一对多”,不仅可以限定来源名词,还能限定其他词根相同的名词。例如:kh?33?i33kh?33两个洞
洞二个
a31kh?33?i33kh?33两个山洞
山洞二个
l?31kh?33?i33kh?33两个温泉
温泉二两个
py31?i33py31两个圈
圈二两个
??33py31?i33py31两个牛圈
牛圈两个
a31py31?i33py31两个鸡圈
鸡圈二个其中专用反响型名量词有90个,占反响型名量词的52%。
4.同一个名词有不同形式的反响型名量词进行限定
当反响型名量词用来限定单音节名词时,通常只有一种形式即整体反响单音节名词。当反响型名量词用来限定双音节名词时,同一个名词存在不同形式的反响型名量词,既有整体反响双音节名词的双音节反响型名量词,又有只反响其中一个音节的单音节反响型名量词。例如:汉语义一个窟窿
整体反响kh?33l?33nt?33kh?33l?33
窟窿一个
部分反响kh?33l?33nt?33kh?33
窟窿一个汉语义一张脸
整体反响phɑ33me33nt?33phɑ33me33
脸一张
部分反响phɑ33me33nt?33phɑ33
脸一张汉语义一条尾巴
整体反响ma33tɑ??nt?33ma33tɑ??
尾巴一条
部分反响ma33tɑ??nt?33ma33
尾巴一条同一个名词被不同的反响型名量词限定时,其意义相同。在语用上存在略微差异:前者有强调整体的含义,而后者强调的是数量上的意义“一”。例如:kh?33l?33nt?33kh?33l?33ta33ma??n?33tsh???s???
窟窿一个垃圾(助)塞满
整个窟窿都塞满了垃圾。
kh?33l?33nt?33kh?33ta33ma??n?33tsh???s???
窟窿一个垃圾(助)塞满
一个窟窿里塞满了垃圾5.反响型名量词具有较强的能产性
大具纳西语反响型名量词具有较强的能产性,其主要表现在:借自汉语的名词,在与数量短语构成名数量结构时,也能够像本语词一样产生反响型名量词与之搭配。根据来源于汉语的名词借入的方式,反响型名量词产生的方式也不同。
音译加注借词,反响型名量词直接拷贝“注”的成分,例如:tɑ??me31khv33?i33khv33两扇大门
大门门二扇
t?y31xuɑ33mpɑ31sv33mpɑ31三朵菊花
菊花花三朵全音译,反响型名量词通过整体拷贝或拷贝词根进行反响。例如:?ue31?iɑ???i33?iɑ??两所学校
学校二所
ku?31t?a33nt?33ku?31t?a33一个国家
国家一个
thv31xuɑ???i33thv31两幅画
图画二幅上述例子中的名词都是汉语借词,当其借入到纳西语中时,也需要相应的量词对其进行称量,这时本语词中量词对名词音节形式进行拷贝充当量词这一语法成分的语法模式充分发挥了作用。
6.反响型名量词的语法功能具有局限性
由反响型名量词限定名词构成的“名+数+量”名数量短语,在句子中只能充当主语、宾语和状语。当反响型名量词充当量词的名数量短语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和宾语时,在具体语境中,可以脱离来源名词独立使用。
“名+数+反响型名量词”作主语,例如:问:ts?31phiu??ze33phiu??z?33k?33l?31t?u31?e33?
树叶多少片路上掉(助)
有几片叶子掉在路上?
答:(phiu??)?i33phiu??z?33ku33l?31t?u31。
(叶子)二片路上掉
两片叶子掉在路上。
问:nts?31ze33nts?31ly33ta???e33?
树多少棵果结(助)
多少棵树结果?
答:(nts?31)?i33nts?31ly33ta??。
(树)二棵果结
两棵树结果子了。“名+数+反响型名量词”作宾语,例如:问:u33kh?31ze33kh?31t?y33?
你线多少根有
你有几根线?
答:??33(kh?31)nt?33kh?31tɑ??t?y33。
我(线)一根只有
我只有一根线。
问:nɑ31khuɑ31ze33khuɑ31t?y33?
你家灶多少灶有
你家有几个灶?
答:?ɑ31(khuɑ31)?i33khuɑ31t?y33。
我家(灶)二个有
我家有两个灶。“名+数+反响型名量词”作状语,例如:th?33ɑ33?i33nt?33?i33l?33pe33ne31。
他昨天一天活干着
他昨天一整天都在干活。
thɑ31mi??xo31kh?33nt?33xo31kh?33pe33?v31ne31。
他女儿夜晚一个(助)哭着
他女儿一个晚上都在哭。二、反响型名量词的产生和发展
反响型名量词的产生与语音、语法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大具纳西语的语言事实为依据,对反响型名量词产生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过程进行初步探索。俯瞰大具坝1.纳西语“名+数+量”的语法模式是反响型名量词产生的前提
度量衡量词和集体量词是量词中最早产生的。纳西语中度量衡量词、集体量词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限定名词称量时的语序为:名词+数词+度量衡量词,例如:t?hua33nt?33py33一升米
米一升
th?33pv??nt?33tsa??一丈布
布一丈名词+数词+集体量词,例如:
?i33nt?33xuɑ??一群人
人一群
zɑ33?i33ntsv33两双鞋
鞋两双上述“名+数+量”的固定语法模式成为其他类型量词产生的前提条件。于是同所限定名词音节相同的具备量词这一语法功能的反响型名量词产生了。
2.纳西语双音节化的韵律特征是反响型名量词产生的动因
纳西语的语音构造有双音节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词汇中双音节词占多数,此外许多词类出现了双音节化的特征。双音节化及其双音节韵律特征能够影响词类的发展。由于纳西语1-10的基数词的音节形式都为单音节,例如:nt?33一?i33二sv31三lu33四uɑ33五
t?hua??六??33七x???八?ku33九tshe31十当量词配合数词出现组成数量短语时,受双音节化和双音节韵律的影响。促使量词在音节形式上多数为单音节,而构成1+1=2的音节韵律。例如:nt?33kv??一个
一个
?i33t???两棵
二棵
lu33z?31四次
四次因而,往往单音节名词的反响型名量词,在韵律的影响下都以整体反响的方式去限定单音节名词,例如:kh?31?i33kh?31两根线
线二根
nty31?i33nty31两根棍子
棍子二根相应地,双音节名词的反响型名量词则以反响词根的方式来限定双音节名词,例如:xe33nt?i31?i33nt?i31两所寺庙
寺庙二所
?u31p????i33p???两颗钉子
铁钉二颗3.语言经济原则促使反响型名量词反响类型产生变化
语言经济原则往往使人们在语言使用中更倾向于选取最省力、最便捷的方式,构造新词的难度大于借用现有的词充当所需的语法成分。因而,当“名+数+量”这一语法模式中需要量词限定名词时,反响型名量词就产生了。反响型名量词中最先产生的是专用反响型即典型性反响型名量词,现在大具纳西语中还有部分只能用于限定某一名词的“一对一”式反响型名量词,例如:tsh?33?i33tsh?33两幢楼
楼二幢
ntsɑ31?i33ntsɑ31两座城
城二座上两例中的tsh?33“楼”和ntsɑ31“城”都只能用来限定来源名词,其在原有实际词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概念意义。
当能够充当量词这一语法成分的反响型名量词出现后,伴随语言的发展,人们需要用更简捷的语言成分来称量名词,于是“一对一”式反响型名量词逐渐向“一对多”式发展,例如:nty31?i33nty31两根棍子
棍子二根
mu??nty31?i33nty31两根木棍
棍子二根
kh?31?i33kh?31两根线
线二根
kv33fv33kh?31?i33kh?31两根发丝
发丝二根上两例中的nty31“棍子”和kh?31“线”由只能限定来源名词发展成为可以限定相同词根的名词。
语言经济原则的驱使,部分“一对多”的反响型名量词演变成可以限定具有某种性状或同一类别的事物。例如:A:
ly33?i33ly33两个果子
果子二个
xɑ33ly33?i33ly33两粒粮食
饭粒二粒
khuɑ???i33ly33两个碗
碗二个B:
le???i33le??两饼茶
茶二饼
pɑ31le???i33le??两个馒头
馒头二个
pa33thɑ33?i33le??两块月饼
月饼二块A例中的ly33“果子”由能限定与其词根相同的词发展为可以限定圆形物体。B例中的le??“茶”最初只能充当与其同词根的名词,后来发展成能够限定块状物体。
4.伴随性状量词、通用量词的产生,反响型名量词有逐渐衰弱的趋势
由于性状量词、通用量词的产生和广泛的应用,促使在进行称量某些名词时,既能和反响型名量词搭配,也能和通用量词搭配使用。例如:A:
t?uɑ33?i33t?uɑ33两张床
床二张
t?uɑ33?i33t?u31两张床
床二张B:
z?31?i33z?31两个瓮
瓮两个
z?31?i33ly33两个瓮
瓮两个A例中的t?uɑ33“床”有其自己专用的反响型名量词t?uɑ3“张”,也能和用来称量桌椅等的通用量词t?u31“张,把”搭配使用。B例中的z?31“瓮”可以通过对其整体反响,用z?31“个”来称量,同时也能够用通用量词ly33“个、支”来称量。
从语言经济原则、发展过程等角度综合而言,部分反响型名量词有被性状量词、通用量词取代的衰弱趋势。
大具的祭天仪式
三、结语
综合以上的分析,大具纳西语的反响型名量词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反响型名量词是量词准发达型语言特有的语法形式。从数量上看,大具纳西语反响型名量词较发达。其经历了萌芽、广泛应用和逐渐衰弱的发展过程。
二、反响型名量词有整体反响和部分反响两种形式,并且同一个名词有不同的反响形式,既能够整体反响,又能够部分反响。这是亲属语言中少有的特征。
三、反响型名量词的产生和发展与固定的语法模式、双音节化的韵律特征,语言经济原则等息息相关。[1]李宇明.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语文,(1).[2]戴庆厦、蒋颖.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3]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4]蒋颖.汉藏语名量词起源的类型学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5]徐悉艰.彝缅语量词的产生和发展[J].语言研究,(1).[6]蒋颖.普米语个体量词及其类型学分析[J].民族语文,(5).[7]杨焕典.纳西语中的数量词[J].民族语文,(4).[8]经典.碧约哈尼语反响型名量词的特点及其演变[J].民族语文,(6).[9](美)孙堂茂.纳西汉英词典[M].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成果之一)
大具乡宣传片(年)
和智利(-),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地理语言学。
执行主编和志菊责任编辑杨杰宏◇第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jd/2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