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智利 >> 智利景点 >> 正文 >> 正文

从历史看英国有政府功能的东印度公司与中国

来源:智利 时间:2020/10/22
英国为何是英国(连载三)倚天01具备政府功能的贸易公司得益于上述优越条件,在英国两百多年海外扩张史中,出现了一个垄断寡头,它既是贸易公司,又具备政府职能,它有铸币权,它甚至拥有军队,可自行对外宣战,它就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BritishEastIndiaCompany)。它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做贸易的公司”TheCompanyofMerchantsofLondonTradingintotheEastIndies),最初有名股东,筹集资金7.2万英镑。年12月31日,公司获伊丽莎白一世赐予的对东印度的15年贸易特许专营权。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徽章

起初东印度公司对荷兰的香料贸易威胁不大,它也未能在东印度建立持久的据点。年,公司的商船到达印度半岛西岸的苏拉特,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贸易点。此后两年中,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湾乌木海岸的默苏利珀德姆建立了它的第一家工厂。由于公司在印度登陆后报告说获得了很高的利润,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颁发了一份不设期限的特许状,特许状只会在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后来英国商人经常在印度洋与荷兰人或葡萄牙人发生武装冲突。年东印度公司战胜葡萄牙人。英国人认识到在远洋作战的胜败是暂时的,因此他们决定在印度本土建立受双方政府支持的立足点,他们希望英王采取外交措施来达到这个目的。年,詹姆斯一世派托马斯·罗伊爵士拜访贾汗吉尔,贾汗吉尔是印度亚大陆70%的领域的统治者。这次外交拜访的目的在于在苏拉特和其它地区授予东印度公司独一无二的定居和建立工厂的权利。作为交换,公司愿意向贾汗吉尔提供欧洲市场上的货物和珍品。这次出访大获成功,东印度公司获准在印度自由贸易,并且不受限制地居住和旅行。奥利弗·克伦威尔执政时期,年更新了年的特许状并小幅调整了公司的股权。英国王室复辟后,公司的地位更加提高: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项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海外殖民地、铸造钱币、指挥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利,东印度公司于是成为英国政府的海外的代理人。东印度公司的敌人包括商业竞争者、敌对国家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因此采用军事行动的权利是非常重要的。年代公司招募殖民地居民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到年为止东印度公司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国家的特征:它像政府一样管理孟加拉、金奈和孟买。年,公司确定了自己的格言“从属于赞助者—英格兰国王和国会”(AuspicoRegisetSenatusAngliae)。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年发行的金币

财富的增加让东印度公司开始在英国政治中发挥作用,公司的职员发财回到英国后建立了自己的不动产、企业和获得了政治权利。在英国国会中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说客队伍。但一些原来与东印度有野心的商人也对公司施加压力,他们希望能够在印度建立自己的私人公司。在这些压力下,年国会通过了一个非管制法案。这个法案允许任何英国公司与印度贸易,除非国会通过法案禁止该贸易。国会实际上取消了施行了约1百年的特许状。年国会通过法律建立了一个平行的“东印度公司”(官方名字为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这个公司拥有国家保障的2百万英镑的资金。但老公司的股东们很快就购买了31.5万英镑的新公司的股份,这样他们就在新公司中占多数了。两个公司在此后保持合作又对抗的关系,但是很显然老公司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竞争。最后两个公司终于在年合并,同时参加合并的还有政府的一些机构和两个其它公司。这个新公司向政府出借了万英镑,作为交换获得了此后三年的独有特权。这个合并公司的全名为“英格兰商人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此后几十年东印度公司和议会不断角力,公司希望永久性控制英国海外贸易,而国会则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分享公司的财富,同时不使它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年,公司通过说客而再次发挥作用:公司的特许经营权被延长到年。年,英国政府担心与法国发生殖民地冲突会导致财政困难,同意再将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延长到年,条件是公司向政府再贷款1百万英镑。最后小冲突真的导致英法战争,从年到年在七年战争中,英国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稳固其在北美洲的殖民地。东印度公司的军队与法军在印度也发生冲突。此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国力独霸世界。工业革命提高国民生活水准,战争增加物流量,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对世界市场的单一最大占有者。

东印度公司军官和印度雇佣军

东印度公司的早期贸易货物重要是棉花、丝绸、靛青、智利硝石,同时东印度公司不断挑战荷兰人通过马六甲海峡对香料贸易的垄断。硝石是制造火药的原料,英国军队对硝石的需求十分殷切,而英王每次订的合约往往需要上数百吨的硝石,东印度公司则可从中赚上数万镑。公司其中一位总督甚至曾经在年说到,从卖硝石赚的钱比盐税还要高。02麻烦出现在东方东印度公司在印太扩张之时,遇到一个庞大的帝国——清王朝,这个自以为天朝大国的王朝让英国商人们遇到前所未有的麻烦,吃尽苦头。明朝实行海禁2百年,年(隆庆元年)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实施“船引”制度获准,但明政府只开放福建漳州的月港一处通商口岸。清初,为了打击郑成功的抗清力量,清政府再度实行海禁。年(康熙22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降清,次年正式开海,准许民间对外经商,并在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分别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作为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构,四大海关总领各自所在省的所有海关口岸。然而乾隆以海防重地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于年(乾隆22年),遍谕番商:下旨定广州为唯一通商口岸,撤销福建和浙江口岸。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货物必须通过官方特许之“行商”。年,东印度公司已在澳门建立贸易点(澳门十六柱),向英国输入茶叶和丝绸等。东印度公司还资助一名少年詹姆士·弗林特(JamesFlint)在广州学习中文,这名少年为自己取了中文名——洪任辉,成年后洪任辉长期在广州任职翻译,年至年被东印度公司聘用。(乾隆十九年),东印度公司指示洪任辉设法扩大贸易范围,开辟新的贸易港。年,洪任辉在澳门租用葡萄牙商船,试航宁波。当时的宁波还是清廷指定的通商口岸;有海关和行店等设施。由于外国船很久没有来此地贸易,因此,洪任辉等人抵达时,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因宁波的关税低于广州,陋规杂费也比广州少,所以接下来的两年,东印度公司大量派船去宁波贸易。广州口岸大受影响,前来贸易的商船比前减少了半数有余,关税收入锐减。两广总督杨应琚会同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奏请禁止洋船往浙江贸易,乾隆先是指示宁波关税提高一倍,但无法阻止东印度公司商船北上宁波,于是才有了年的下令关闭宁波等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东印度公司见新开辟的贸易渠道刚刚有点起色,便遭到清廷粗暴的干预,便指示洪任辉再往宁波试航一次,若无果,可直航天津,设法向乾隆申诉。年5月30日,洪任辉随商船抵达定海,遭浙江浙江总兵罗英笏派出的水师拦截,不准驶进宁波港。洪任辉按计划转往大沽,将预先备好的申诉信通过直隶总督方观承转交乾隆。呈文控诉广州海关勒索陋规、行商拖欠货银等弊端,希望清朝开放多个通商口岸。乾隆阅后,认为“事涉外夷,关系国体”,派福州将军新柱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会同两广总督李侍尧查办。结果粤海关监督李永标被革职处分,海关陋规杂费悉数废除,同时重申外国商船不可赴宁波贸易。洪任辉不顾官方多次警告,明知故犯,判罚囚禁于澳门前山寨三年,期满后驱逐回英国,终生不得再返回中国。其实,东印度公司可付一笔赎金,免去洪任辉的刑期,但东印度公司并没有这么做。不过,洪任辉在为东印度公司服务6年里赚了英镑,其中英镑是为了补偿他被监禁时所承受的苦难。洪任辉在中国时有许多机会接触到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离开中国后,他与前东印度公司职员塞缪尔·波文(SamuelBowen;)一起把大豆引进北美洲。年,洪任辉还与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通信,讨论华人是如何把大豆制成豆腐,这也许是英语词“tofu”的来源。靠着商业贸易畅行世界的英国人哪见过这样自大迂腐的王朝,但是他们仍然不甘心忽视这个庞大的市场。年(乾隆57年),英王乔治三世派担任过印度孟加拉总督的乔治·马戛尔尼伯爵(GeorgeMacartney,1stEarlMacartney)为特命全权大使出使清帝国。庞大的使团有80多名随员和95名卫兵,由兵船护送,一切费用由东印度公司负担。代表团携带精心挑选的寿礼,以示英国之文明。内有天文、地理仪器、图书、毯毡、军用品、车辆和船模型,总计箱,约值1万5千余英镑。俱为用心选购,以表示英国之文明。

乔治·马戛尔尼伯爵

年8月,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北京,面见乾隆之时,马戛尔尼只肯行英式单膝跪之礼,坚持不肯三跪九叩,乾隆皇帝大为不悦。阅毕国书,乾隆才知道特使前来祝寿之外,另有意图。于是决定让特使一行早日离去。至于国书所提的开放宁波、天津通商,京城设立货行,减免广州、澳门各项杂税,明定海关税则等等,一概不准。马戛尔尼使团无功而返。英国人仍然不死心,年(嘉庆二十一年)应东印度公司之请求,英国派大使阿美士德伯爵(WilliamPittAmherst,1stEarlAmherst)前往清朝,主要使命为确定公司在广州权益,中国不得任意停止贸易,英人可以自由与华商买卖,推广口岸,阿美士德抵达天津,跪叩礼节问题随之而来。有了马戛尔尼的前车之鉴,嘉庆帝认为英使拒行此礼,是存心违抗,必须预行演习,否则不准觐见皇帝。阿美士德被带至圆明园宫门附近,仍拒行三跪九叩之礼。嘉庆皇帝认为“中国为天下共主,岂能如此侮慢倨傲?”阿美士德的运气还不如马戛尔尼,没见到皇帝就被立即驱逐出境。洪任辉和两名特使的遭遇生动地表现了清朝的“天朝大国”情节,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缺陷。为了吃下清帝国这块难啃的大市场,东印度公司和它代表的英国倾尽全力,不惜开战。03诉诸武力工业革命后,英国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输出商品,而清朝刚好符合此条件。但因清朝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而中国对英国商人带来的西方工业制成品需求很少,结果在广州的贸易给英国带来巨额逆差。英国商人购买茶叶、生丝、大黄和其它货物,完全用金、银支付——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商船经常装载90%甚至98%的黄金,只有10%的货物是商品。-年(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五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万两,-年(嘉庆五年至十五年)增加到达2万两。年(道光七年)以前,英国多次在广州试售英国印花布、剪绒及天鹅绒,亏本达60%;年(道光六年)输入棉布,也亏本10%。18世纪,英国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朝则以白银作为货币,由于与清朝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大量白银流入清政府囊中,英国利润受损巨大。税率方面,清朝对英国进口货物征收20%的关税,同时由于海关官僚腐败和贪婪,使得除税率之外还产生许多不可预估的费用。这些种种清朝特色的经商环境,都是千辛万苦远道而来的英国商人所不能忍受的。于是,英国人不得不另辟蹊径。7世纪末、8世纪初,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将鸦片带入当时的唐朝,价格昂贵若黄金,后来葡萄牙人自印度运到澳门,输入渐渐增加,16世纪初,民间开始吸鸦片。16世纪末,明朝海关开始征税,列入药材项下。年(雍正七年),雍正帝就颁布过禁烟令,禁止贩卖和吸食鸦片,但并没有禁绝。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西方鸦片商人仍然勾结各地官僚,千方百计偷运鸦片到清帝国。年,英国人占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罂粟种植地——印度,取代葡萄牙人成为鸦片贸易的领头羊。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获得种植鸦片的垄断权,得知中国禁烟之后,东印度公司在将鸦片的销售权让给持该公司执照经营航运的印度商人去做。年(嘉庆五年)起,来自印度的走私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年(道光元年)约4千多箱,年(道光十八年)猛增到多箱,东印度公司赚取大量利润,逐渐扭转了对清朝的贸易逆差,清朝每年全部出口的丝、茶、土产等不足以抵偿进口鸦片的费用,同时大量白银外流,清朝发生严重银荒,出现通货膨胀,工商停滞,国穷民困。当时吸食者上至贵族官僚、下至贩夫士兵,随着鸦片泛滥愈演愈烈,年,鸦片泛滥导致的问题终于到了清朝政府非采取坚决措施不可的地步。年(道光十六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对付中国。同年,英国资本家在伦敦成立“印度和中国协会”,它经常向英国政府提出建议,游说英国政府对清强硬。清朝与英国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年12月底(道光十八年),道光帝颁布《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两人合作,积极整顿海防,分别向商人和行会发出禁烟令,并收缴鸦片,于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两个月后,中国禁烟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业集团纷纷鼓吹发起战争,10月1日,英国政府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出兵中国问题。内阁会议经过讨论后,决定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派舰队到中国海。由于贩运鸦片由始至终只是民间走私行为,英国政府采用军事手段只是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始终未正式宣战。年11月2日,义律率两艘军舰,驶至虎门珠江口外之穿鼻进行封锁,并投书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要求不得火烧英国船只,准许英国人上岸居住。11月3日,虎门洋面发生冲突,清水师4艘船被英军舰击沉。年1月5日,道光调林则徐为两广总督,林则徐对英国船只实行严格的经济封锁。道光下旨断绝与英国的贸易,禁止一切英国船只靠港,并将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严禁他国商人帮助英商运送货物。英国王室做出反应,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响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英国政府决定命令印度舰队增援,并从南非调东方远征军往中国海。4月初,英国议会终于以极微多数同意政府政策。

18世纪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鸦片仓库

年6月,义律率领英国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千人,抵达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英方留4艘军舰和一艘武装轮船封锁珠江口,主力舰队则按照英方既定的对华作战部署,从广东启程北上进攻浙江舟山列岛。年8月28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并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朝战败结束,这显然是制度的失败。英国议会年提出通过《东印度公司法案》,议会对公司的管理和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它明确地建立了国会对公司的主权和最终控制权力。议会承认公司的政治职责并明确规定“公司为王室代行王室之主权,而不是为公司自己获得主权”。东印度公司说客和公司股东的强烈反对未能阻止法案的通过,王室也就是政府有了实质性的管理权。法案也规定了英属印度的内部管理。东印度公司特许经营权法案从至年再经过6次补充修订。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行政管理模式成为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型。年公司的垄断地位被破除后公司渐渐脱离了贸易业务。年印度民族起义后公司将它的管理事务也交付给了英国政府,印度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19世纪60年代,公司将印度的所有财产交给英国政府。公司仅帮助政府从事茶叶贸易(尤其是与圣赫勒拿岛)。《东印度公司股息救赎法案》生效后,东印度公司于年1月1日解散。《泰晤士报》评论说:“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英国的政治土壤培育了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兼备政府职能的贸易公司,尤其在对印度殖民地的经营管理中,它成了政府的代理人。尽管富可敌国,但是一家贸易公司还是要在国家法制框架下运作,并且议会及时评估公司的状况,对其加以必要的限制,避免其超出法律可控的范围。公司也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享受自己的贸易权利和获得利润,承担纳税义务。运营了年的东印度公司就是英国海外殖民和贸易的写真。(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报道:

从历史看英国:争夺海洋霸权和殖民地,成日不落帝国

从历史看英国:这个国家与民族是如何炼成的?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需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jd/22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