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很多国家的版图都非常有特点,祖国像雄鸡,日本像虫子,意大利像皮靴等等,通过版图的形状,基本就可以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不过说到各国版图的特点,有一个国家肯定绕不过去,它就是南美的智利。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国家,以版图狭长而著称。对于智利版图的形状,有人觉得像毛笔,有人觉得像面条,还有人认为像拐棍,虽然看法不一,但总之都是一些长条形的物件。智利之所以拥有如此狭长的版图,一靠智利人的打拼,二是因为地形的限制。
智利脱胎于西班牙人建立的智利都督区。西班牙殖民美洲后,建立了新西班牙,新格林纳达,秘鲁和拉普拉塔四大总督区。智利最初隶属秘鲁总督区,但由于秘鲁总督区地形复杂,南北跨度过大,于是西班牙为了便于统治,把秘鲁总督区中部杳无人烟的阿塔卡马沙漠区并入了拉普拉塔总督区,至此秘鲁总督区被一分为二,南部成立了智利都督区,这就是后来智利国家的雏形。
当年的智利都督区,并没有现在智利这般狭长,具体范围相当于阿塔卡玛沙漠以南,比奥比奥河以北,南北跨度约公里,大概相当于现在智利版图的三分之一。不过智利独立后,国家不断壮大,通过南北太平洋战争,击败秘鲁和玻利维亚,取得了富含硝石矿的阿塔卡玛沙漠区,剥夺了玻利维亚的出海口。南部又经过不断的拓展,蚕食了当年西班牙人并未实际控制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
当时的智利野心勃勃,实际上准备吞并整个巴塔哥尼亚高原,得到漫长的大西洋海岸线。假如能够实现目标,现在智利的版图将不再是一条狭长的区域,而是北部狭长,南部粗壮,更加有特点。但无奈受到地形的限制,以及阿根廷的约束,未能实现。
现在智利整体位于安第斯山脉以西,很难跨越高山向东扩张,而且东部的阿根廷也不是一个弱国。阿根廷原本属于拉普拉塔总督区,独立之后,也是野心勃勃,积极寻求对外扩张,当时看到智利向南扩张,阿根廷也马上启动了南进计划,控制了巴塔哥尼亚高原东部,和智利完成了对南美大陆南部的瓜分。
至此智利版图形成,从南纬18度,到南美最南端,全长公里,这是国际公认的智利版图长度。不过智利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智利认为他们的版图要远远长于公里,长度甚至超过八千公里,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智利准备独霸南美西海岸?
其实不然,独霸南美西海岸,这是智利不敢想,也做不到的,但智利野心勃勃,不能向北扩张,却打起了向南扩张的主意。智利南部是德雷克海峡,是茫茫大海,再向南,则是南极大陆的南极半岛。自从智利扩张到南美最南端之后,便以地理毗邻为借口,开始主张对南极的主权。
在20世纪初,正值瓜分南极的高峰,包括英国,法国,挪威等国,纷纷宣示南极主权,智利也不甘落后,宣示了自己的南极领地。具体范围位于西经53度到90度,南纬63度到南极点,范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等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为了得到国际承认,智利采取了多项措施。比如智利总统曾于年,登上了智利宣示的南极领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造访南极的国家元首。其次智利又将所谓的南极领地,划进了本国行政区划,成立了智利南极省,归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管辖。
智利试图通过这些举措实现对南极广阔土地的占有。但国际社会并未承认,而且于年签署《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主权要求。但即便如此,智利仍将这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土地视为自己的领土,认为自己的版图是从南纬18度的阿塔卡玛沙漠,至南极点,全长超过八千公里。为此智利甚至将南极绘入了自己国家的地图,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在智利眼中,他们的南北之长,已然不是国际公认的公里,而是超过了公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jd/2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