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次被万人唾骂的圣诞平安夜营销之后,《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影院排片被全部取消,所以很遗憾没能在影院看到这部电影,直到今天在家里看完《地球最后的夜晚》,我才意识到错过了影院放映的版本有可能是错过了中国电影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片名是在电影演到一半的时候出现的,电影前半部分讲述的是现实和回忆,后半部分讲述的是梦境,是黄觉饰演的罗纮武在电影院睡着后做的梦。后半部分的影片是3D的,在电影院放映的时候会有字幕提醒观众戴上3D眼镜,而据导演毕赣表示,他本来是想拍VR格式的,但因为技术条件所限,只能做成3D格式,影片后半部分除了是3D,还只用了一个镜头贯穿到底,技术难度相当大;前半部分虽然没有没有做成3D格式,但摄影上也非常有特点,现实切换到回忆的部分会有雨水模糊了镜头然后才进入回忆的场景,这其实是暗指回忆也是不清晰的,在讲述现实和回忆的时候不但有大量象征意义的水、玻璃、镜子、铁丝网和钟表的镜头,而且基本也都是在白天发生,摄影画面很多时候是模糊、昏暗的,并且在水、玻璃、铁丝网和镜子中扭曲、重叠,而电影下半部分的镜头全部发生在夜晚,但是画面异常清晰,所有场景都被霓虹灯、舞台灯、路灯照得如同白昼,在结尾出现的火把也跟上半部分一直出现的水遥相呼应。
镜子中重叠的母子二人中国电影很少有这样通过摄影、灯光、3D、长镜头等纯技术手段直接影响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不过著名导演李安一直就在做这样的尝试,在年的《色戒》之后,李安的2部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分别尝试了3D和三种技术(3D、4K、帧)结合的“ImmersiveDigital”(沉浸数字式)合影像格式,这两部电影的也恰好体现了李安在逐渐的偏重技术手段,也许在李安看来,从电影的内容上进行更大突破已经不太容易了,从技术上实现跨时代的突破可能是较为容易实现的,所以在这两部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大多数好莱坞电影导演特别是文艺片导演都不太擅长的先进技术,这次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其实就做了李安一直想做的事,而且完成的方式和效果都令人赞叹。
在技术上走在几乎所有中国导演前面的同时,《地球最后的夜晚》还提供了非常精妙的文本内容,电影的剧情中不但嵌套了多个现实、回忆、梦境的交错场景,还有很多符号化的内容和道具。
电影中男主角的名字“罗纮武”其实是台湾80年代参与制作李宗盛、赵传多张专辑的音乐制作人,女主角“万绮雯”则是出演《精武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多部港剧的香港女演员,“陈慧娴”更是家喻户晓的香港女歌手,而张艾嘉更是台湾知名女演员、女导演,把这些港台艺人的名字放在贵州凯里这个小县城土生土长的人身上,甚至直接饰演其中的角色,其实就是导演用港台艺人对自己记忆中的人物进行了性格代入,这也是对回忆的一层嵌套。而《地球最后的夜晚》这个名字其实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的名字,这又是导演对现实的一层嵌套,男主角手机的铃声跟影片结尾字幕升起时候的背景歌曲是同一首歌,也是现实的一层嵌套。
现实中,导演毕赣的母亲就在凯里开了一个理发店,而电影中男主角的妈妈也开了一个理发店,这又是对现实的一层嵌套,在后半段梦境中,黄觉饰演的罗纮武用手枪指着张艾嘉饰演的妈妈,代替小时候的自己质问她为什么离开自己跟那个男人走了,还有他在地洞里和梦境中的儿子一起打乒乓球的场景,都是回忆、现实、梦境的三重嵌套。
在梦境中质问妈妈为什么离开和梦境中的儿子打乒乓球区分黄觉饰演的是现实中还是记忆中罗纮武也很容易,现实中的罗纮武头发略稀疏、留着短短的胡子且有白头发,记忆中的罗纮武头发是很精神的小平头,没有胡子也还没有白发。记忆中的万绮雯(汤唯)穿着一身绿色的连衣裙,一头披肩长发,显得很有气质,不但漂亮而且很年轻,梦境中的万绮雯则穿着红色皮衣,留着一头短发,显得俗不可耐。
留着胡子有稀疏白发的罗纮武穿绿色连衣裙的万绮雯穿红色皮衣的万绮雯电影中的道具也非常重要,钟和手表象征着回忆与时间,当男主角把已经停走多年的钟的指针逆时针回调的时候,他的回忆也就此开始,而镜子把现实和回忆揉在了一起,让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回忆,回忆开始的时候是夏至,而梦境开始的时候是冬至,夏至是地球上最长的白天,而夏至则是地球上最长的夜晚,那个穿越时空的打火机和影片结尾的花火不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告诉我们梦境中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其实只是在花火燃烧的短暂一刻……
梦境发生在花火燃烧的短暂一刻这部电影前半段回忆和现实交织,迷茫而模糊,后半段的梦境清晰而真实,前后两部分看似完全不相关不和谐,其实互相影响互为解释,就像一个魔比斯环,循环往复。毕赣通过这部《地球最后的夜晚》完成了对自己的前作《路边野餐》的一次升级,也对自己的导演水平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诠释,虽然他不擅长指导演员的问题暴露得比较明显,但是仍然不能掩盖他作为新生代优秀导演的潜力与天赋,他的下一部电影让人期待有更新的技术进步,也期待他能够在中国电影这个娱乐至死的浮躁环境中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的文艺片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jd/2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