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智利 >> 智利旅游 >> 正文 >> 正文

视频骑行南美秘鲁面对现实,忠于理想上

来源:智利 时间:2019/9/5

当我说我要前往南美骑行时,许多朋友问我:是不是要走切格瓦拉的路线。关于切格瓦拉的电影和书籍很多,我看过《摩托车日记》这部电影,也看过切格瓦拉写的《南美丛林日记》,也很喜欢听五月天的歌曲《摩托车日记》。关于切格瓦拉的争论也很多,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赞同他的左派思想。我喜欢他,更是因为,他一生都在为理想奔波,从没有选择放弃。

年,他在好友的建议下,决定休学1年环游整个南美洲。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年产的Norton摩托车。他们于年12月29日出发,决定的线路为:沿着安第斯山脉穿越整个南美洲,经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到达委内瑞拉。在这次旅行中,切·格瓦拉开始真正了解拉丁美洲的贫穷与苦难,他的国际主义思想也在这次旅行中渐渐定型。他本可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可是,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切·格瓦拉。

旅行,有时候最需要勇敢的踏出第一步,这其实跟切格瓦拉那时去旅行时有的决心和勇气是一样的。当然现在条件好了,有很多旅行方式,去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不到48小时,但从中获得的感受并不见的比前人多。

旅行在我看来,无非分两种,一种是走心的,一种是不走心的。走心的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他们还会用心去感受,当地人吃一顿饭,和他们聊聊家常,更贴近土地。不走心的,则是打卡拍照,发朋友圈是他们最大目的,和他们聊天,他们也只是会说一些去过的旅行景点,攻略上能找到的小店,都是网上可以找得到的内容。

走心的人则会和你说,“我在当地一家市场闲逛,发现一家超好吃的粉店,人不多,据说只有当地人才知道”,“我上周在内蒙和当地的朋友骑马,驰骋内蒙的大草原”,“在那个地方,我和那里的年轻人聊过这些社会问题,是我这辈子经历过最难忘的谈话”,“我看见非洲部落的土著,,虽然很穷,但活的很有尊严。我们忙着赚钱,却忘记了生活。但,应该享受生活的”…….即使在巴黎,他们也会告诉你,拐几个角,再拐几个角的那家咖啡店的咖啡比较好喝。

这次的南美骑行,我不敢说我是走心的,但我真的用心感受过这个世界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回国后的几个月,我依旧怀念那里的人们,那里的笑脸。

我本是计划横穿南美,可惜碍于现实的考量,我只能骑秘鲁一段路程。因为我租的那台摩托车不能跨国境,只能秘鲁境内,所以我在选择时沿海骑,还是去安第斯山里骑,网上一个骑过的新西兰朋友,她说,应该去山里骑。于是就决定了路线,到库斯科租车,然后骑去马丘比丘,再去边境的的喀喀湖,结束行程后,时间够的话,再去趟亚马逊丛林。

南美洲大部分国家是讲西班牙语的,谷歌翻译app还是比较好用,全程都是用它。不过,年轻一点的也是会一些英语。

初到利马,一个海边的城市,听说治安不好。因为有行李想寄存利马,找了国内的朋友介绍了一个当地华人帮忙寄存行李。大哥第二天一大早过来找我拿东西,穿着一身呢子大衣,很有年代感,我当时还在倒时差睡觉,仿佛一位80年代的中年人穿越过来一样。

因为第一次来这个陌生的地方,就和他请教了一些问题,他告诉我说,利马治安不好,很多抢劫的,尽量不要出去。至于我要去骑车的地方,他从来没听说谁干这样的事,也不知道我去干吗。他秘鲁生活几十年,他从来没去过西部,不过听说那边很危险,都是山路。他也问了利马的华人圈的朋友,从来没有人走过我这条线。听完这些话,顿时增加了我内心的担忧感。

说完,他把我的ipad、电脑夹在他厚厚的呢子大衣里。我说,需要这样吗,他说,这里治安不好。关门而去,只留下内心忐忑不安的我。那一天我也没敢出去,在酒店睡觉。

我住的地方是直面大海,可以俯看整个海湾,下面就是太平洋,海洋的另一边是哪里,应该是台湾岛吧。夜幕开始降临,我走到大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这个夜晚的海湾,路灯已经开始亮起,很多人在下面跑步,各种年纪的都有,让我很难和危险的城市联系起来。肚子这时也饿了,于是决定下楼去看看,身上不带贵重物品。沿着海边公路散步,各种悠闲的人们。我发现跑步的人特别多,似乎一天到晚这里都有人在跑步。凌晨有人在跑,早上四五点也有人在跑。

沿着海边散步,海风拂面,加上睡了一天,精神也特别的好,消除大哥说的那些担忧,整个人也特别的放松。来到海边的一家餐厅,点了一份牛排和红酒,服务员都格外的热情,不过食物感觉有些咸,我后来喝了好多水。

吃饭时,望着大海,我开始想起今天的那些担心,显的有些可笑,就因为一位不曾走出去的老大哥的话,就内心恐惧。像刚开始旅行的时候那样,害怕陌生的城市。好歹我也算是去过一些地方,也曾在南非的深夜街头飙车,在贫民窟的酒吧喝酒,过大漠,骑深山,走小路,竟然开始担心这些东西。

想起来在南非骑行时,也遇到过几个这样的华人。他们80年代出来,那时刚改革开放,国内还很穷,他们出来是为了生存,所以他们也很少去与当地交流,更别提去看看这个世界,更多的时间还是呆在餐馆、店里,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骑车有时候几天也遇不到一个可以说中文的,我曾以为见到华人,会特别的温暖,毕竟同一个国家的,其实并没有,往往是热脸贴冷屁股,相反遇到的很多老外更热心。我也遇到过很热心的,比如在美国的徐大哥,人家是融于了当地文化,有很多当地朋友,思想也特别的开放。

其实有时候,作为一个旅人,想要的真的也很简单,就是一起吃个饭,聊聊天,喝个小酒,就很开心。

离开利马,飞往库斯科小城,在那里进行我的这次摩托车之旅。从飞机场到酒店的路上,让我感觉像是到了拉萨一样,强烈的阳光,红砖做的房屋,高原的气候,高原黑的皮肤。

库斯科古城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都是石头做的街道,石头做的房子,切格瓦拉称它为“世界的肚脐”。漫步在狭窄的街道上,你会爱上库斯科。在武器广场,你可以看到身着名族服装的居民盛装表演,你会爱上库斯科。在拐了几个弯又拐了几个弯的小巷,有一家特别好吃的寿司店,你会爱上库斯科。在古老的教堂祷告,你会爱上库斯科。以浮光掠影的眼光看着眼前的一切,沉浸在古城的安逸和包容之中。

库斯科四周被群山环绕,所以当第一天开始骑行时,一路都在上山。

离开城区,道路两旁房屋越来越少,路上的车也没城里的那么多,经常可以看见路旁的小孩子朝我挥手打招呼,紧接着就是一段盘山公路。骑完盘山公路,终于骑上了一段直路,正心情一片大好,欣赏着路两旁的风光的时候,一个“禁止通行”的栏杆出现在我前行的道路上,我低头看了一下手机上的地图,正是我要走的这边路被拦住了。我停下车,去询问路旁的施工人员,他说西班牙语我也听不懂,于是我拿出google翻译软件,他大概明白我要去马丘比丘之后,找到一张纸和笔,在纸上边说边画,我该怎么走才能绕过这里。我顺着他的手望向旁边的一条路,他的意思是这边路可以走,但我看了一眼,一路上都是凹凸不平的沙石路,而且是进山的方向。我犹豫不决,拿出地图仔细看他的路线和手机的路线对比,手机上显示我走一段之后就没有路了,以前之前有骑行使用过google地图的经历,我知道即使google上显示的路,也有可能是很烂的路,汽车走不了只有越野摩托能走的那种,虽然这车性能不错,但我的技术欠缺和这山里环境未知。我在岔路口停留了片刻,在回去走其他路还是走当地人推荐的这条路之间徘徊,我又再三和工人确定了这条路的可行,估算了一下时间,现在12点,翻山两个小时,时间还充足,于是带着一丝忐忑决定走这条进山的道路。

驶山了这条路,路况果然和预想的差不多,全是凹凸不平的砂石路,后面越来越差,只好硬着头皮骑行,这种砂石路使我的脑子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骑了半个小时,没有见到一个人,一辆车,房屋也没一个,越来越荒凉,地图上的路也不见了,我内心开始紧张起来。就在这时,前面开始有一个人在农田工作,我停下车大喊“马丘比丘”,他指了指我前行的方向,这时我的心才放心了一下。往后骑每隔几公里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时而可以也看见穿着鲜艳颜色的妇女走在路上,对于我这个陌生人的闯入,他们不知是害羞还是谨慎、冷漠,当我们迎面对视的时候,他们都是呆呆的看着我,鲜有笑容,让我的心里开始有一些紧张。后来当我向他们询问“MachuPichu”,他们指了指方向之后,我说“thankyou”,虽然他们也不一定听的懂,我微笑表示感谢的时候,发现他们也朝我微笑了,这时我想他们对于我这个陌生人的闯入,他们应该是有些害羞。后面的骑行过程中,我见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报以微笑,发现的确有不错的效果,时而能得到微笑的答复,看来微笑的确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越过一座高山,骑至一条小河旁的时候,突然听见疯狂的狗叫声,我回头一看两只狗凶狠狠的冲我奔来,见状我赶紧加油门,还好狗的速度比不上我车的速度,我扬尘而去,它们也只能望人兴叹了。

就这样一个人一个人的问路,总算驶离了两座大山,到达了公路。当驶上公路的那一刻,突然感觉在公路上行驶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因为这次意外的翻山行程,时间耽误了几个小时,后面的行程要加快,但此刻最重要解决的是我的肚子问题,肚子已经饿的呱呱叫。很快我就骑到了一个小城,看见一个还不错的餐馆,我就赶快骑了过去,停下车就直奔里面。我极速的脱掉外套,骑行装备,可能我动静有点大,引来了四周的眼光,旁边一桌是看起来还挺漂亮的黄皮肤女生,看长相应该是韩国人,我也懒的理什么风不风度的问题,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是翻越了几座大山才来到这里,他们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此刻对于我来说,能安静的喝口水,吃口热饭才是最主要的。我用手比划叫服务员要菜单,服务员好像没明白我的意思,指着外面,见她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拿出google翻译“菜单”的西班牙单词,她还是指着外面,并拿出一张小票,我看到一群人在排队取餐,这时的我才明白,原来这里是吃自助的。好尴尬。

对于一个刚从山里出来的人,能吃上一口热饭,喝一口冰可乐,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

吃完饭,休息的片刻,我看了看地图,这丝状的路线也让我大吃一惊,全是曲曲折折的,比以往我走过的任何一条公路都要曲折。丝状的盘山公路我不敢开快,所以需要画更多的时间走这段路。吃完饭,就赶紧出发。

行驶的道路不停的转弯,许多转弯的角度近乎度。偶尔到达一个小坡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再专心的骑下去,摆在眼前的是看不见尽头的漫漫盘山路。骑了两个小时以后,开始有些倦意,我也就减慢了我的速度。

随着盘山公路而行驶,海拔也在不停的上升,明显能感觉到空气的寒冷,前方的山谷里有一块乌云,乌云下面像是有直线状的液体在飘。我停下车,穿上防雨的衣裤,一来防雨,而来御寒。这山上的公路上还不时出现几只野狗,见到野狗的追逐,我就提高速度,它们追了一会儿就会停下放弃不追了。

从公路上下来,需要走几十公里的砂石路才能到达一个叫SantaTeresa的小镇,然后要在那里放下摩托车,选择徒步或者搭火车的方式到马丘比丘山底下的热水镇。

开始走这段砂石路时,太阳在准备落山,这是一条在山谷腰间的道路。没想到这里6点钟就已经开始天黑,天渐渐暗了下来,我透过摩托车微弱的光线看到眼前的道路,路面的宽度只够一辆汽车通过,旁边就是悬崖峭壁,而且路是凹凸不平的砂石路,心里不免担忧起来。见过之前俱乐部车友走过丙察察的视频,这条路应该要比丙察察艰险,而且是夜里。在这空荡荡的山谷里,只有我一辆摩托车载前行,偶尔听见几声怪叫,实在是让人胆战心惊。没想到第一天的骑行,老天就让我经历这么多:封路、天气突变、野狗追逐、夜间行驶.....

经过数小时的缓慢前行,总算看到前面的山腰间有灯光的闪烁,应该是有人居住,高出还有一个十字架亮着。朝着这灯光的方向行驶,我总算到了SantaTeresa小镇。小镇不大,一下山就是Yacuamama酒店,租摩托车的老板推荐这家酒店。见我这么晚才到,老板热情的招待了我,询问我哪里来,一路是否顺利。

放下行李,在镇上随便找了一家餐馆吃饭,坐在餐馆的走廊上,看着这个小镇来来往往的人,心情十分放松。回想这一天的经历,感觉是历经了好几年。

有两种方法可以去到马丘比丘,一种是徒步,一种是坐火车。老板说进马丘比丘的火车很贵,要大概人民币,上徒步去才两个小时,不如走上去,沿着这条铁路徒步可以到马丘比丘。因为年参加《行走的力量》有在高原的山里徒步过,感觉还不错,毕业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徒步,就决定珍惜这次机会,徒步去马丘比丘。老板说,一般徒步去要5点钟起床,我也就听从了老板的建议,他给安排了出租车来接我,送我去徒步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我提前醒了,四点钟醒了就开始睡不着。出租车准时到酒店的门口,我把大部分的行李交给了老板保管,自己只带了一个背包。

到达徒步地点的时候,6点左右,路人一个人都没有,我想可能是因为淡季,所以没什么人。这么早在山中走,一个人都没有,内心不免有些害怕,路上捡了一根棍子,然后唱歌壮胆。7点后,路上开始见从马丘比丘方向下来的人,心里也就不怎么怕了。我开始想,不应该听老板的,这么早起床,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要6点钟才起床。

当我赶到马丘比丘的时候,已经有在长长的队伍在排队等着进马丘比丘。出于保护原因,马丘比丘有每天只允许人进入的限制,而可以俯瞰马丘比丘的两个山峰(HuaynaPicchu/WaynaPicchu)每天限额人。即使我来的时候是淡季,还是非常多的人,旺季可想而知。

马丘比丘是秘鲁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建于约公元年的遗迹,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所包围,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它既被称为“天空之城”,也被称为“遗忘之城”,被称为天空之城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而被称为遗忘的城市是因为在16世纪,西班牙入侵的时候,这里被印加人遗弃,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从此便隐秘在深山中。直到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探险家发现了它,并将它公布于世。

虽然通过图片了解过过马丘比丘,但当来到一个小山坡,亲身站在她面前时,还是会眼前的画面所震撼,很难想象当年的印加人是怎么在这里建造这样一个地方的。在绿色群山的环抱之中,马丘比丘显得格外神圣,那险峻的地势,宏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让人震撼不已。找了一块空地,躺了下来,沐浴着天空之城的阳光,遥想着远古印加文明曾经繁荣的景象,感受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平和。我在想,这一切并不是偶然,应该来自周密的设计。

在马丘比丘逛了一天,太阳落山,我也就要离开马丘比丘,回到热水镇。这个小镇也实在是很有意思,汇聚了全世界的人,大家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马丘比丘。我决定在这里住一晚,明天一早再离开。

吃完晚饭,来到酒店的附近一个酒吧,人很多,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座位。一处角落的位置,一张双人小桌,一个在亚洲面孔在进餐,旁边空着一张双人小桌。女性,30岁左右的样子,很漂亮。我猜可能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因为这一路上遇到的日本人和韩国人特别多,在秘鲁好几个银行兑换货币时,只有日元可以兑换。这段时间是国庆节,在这里我也很少见中国人的身影,按道理不应该是这样,感觉很奇怪。说实话,我希望她是个中国人,这样还能闲聊几句。

回看四周,也没其他位置。于是,我在这个仅有的一张小桌坐了下来,点了一支印有马丘比丘图案的啤酒。

想看看她到底是不是中国人,我用汉语说,“中国人?”没指望她能听懂。

没想到她竟然用中文回复了我,说“韩国人”。我大吃一惊,“什么?韩国人?”,我看了看她,好像没在和我开玩笑,然后好奇的问道,“那你会说中文?”

这时她才用蹩脚的普通话发音说“我在学习中文,会说一点点。”,然后做了个一点点的手势,听这口音也是应该韩国人了。

我说,不错啦,已经很不错了,中文那么难学。

我接着问,一个人?

她说,是的。

因为这些年的国外旅行经历,聊天的过程老外都会问你,是不是在度假。后来我才明白,生活中不管他们工作多忙,大部分的老外都会给自己安排固定的时间休息,然后去旅行,这是一个放松的方式,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于是,我也问这个韩国姑娘,你是不是在度假?

她说,是的,我们中秋节放假,放假十天。然后我年假十天,这次会在南美呆20天。

我一惊,抱怨的说道,我们中秋节才放一天,你们放十天,太不公平了。

她笑着说,我们也不是每年这个样子,今年是放十天。

我说,去过中国吗?

她点点头,看她轻松的神态,也应该是去过不少国家。

我说,您对中国有什么印象?

她说,中国很大,我只去过成都,有很多好吃的。我现在在学习中文,打算这两年多去中国旅行。

我笑着说,欢迎来广州,我可以给你做攻略,请你吃好吃的。

我们就这样聊着,我尽量缓慢的用简单的中文表达出我想表达的,她也慢慢的用着蹩脚的中文,有时候实在不知道怎么讲的时候,我们就讲英文。

喝完瓶两啤酒,我就先告别。旅行就是这样,我们在人海相遇,最后又消失在人海。

第二天,我就原路返回,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一个库斯科附近的一个小村,当我到达小村的村口时,泥泞的道路和破旧的房屋,和我在airbnb上看到的图片完全不一样,村里没有信号,一度我怀疑我骑错了地方。但当到达民宿时,被这眼前的景象大吃一惊,里面像是一个大大的农场,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招待了我。放下行李之后,吃过晚饭,少庄主开始带我参观他们的房间,这个民宿简直就是一个博物馆,什么都有,旧高压锅,旧熨斗,旧水壶,各种骑马工具,各种动物的皮和标本,看的我目瞪口呆。少庄主耐心给我介绍这里的每一个器件以及用途,但语言不通,所有的只能通过google翻译和手语,但似乎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实在不明白的就微笑带过。

这一晚,没信号,睡的特别香。

一大早,主人的儿子又带我上到一个小山坡,俯瞰整个农庄,空气清新,风景漂亮,甚是舒服。

告别这个博物馆式的民宿,继续前行,去彩虹山,从照片上看,这座山如同彩虹一般。彩虹山,因其彩虹的形状所以英语叫rainbowmountain,当地语Vinicunca,海拔米。

从公路上下来,要走很长一段距离的盘山公路才能到达彩虹山,没有指示牌,路上也没看见旅游的车辆,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后来才知道那些旅游的车辆一般凌晨三四点就出发前往彩虹山,而我在进山的时候,那些徒步去彩虹山的人有的已经返程。

这些盘山公路极其的简陋和曲折,单排道,旁边就是悬崖峭壁,连个栏杆都没有。有一辆车经过时,就尘土飞扬,不过有一点很好,因为海拔高,一路能见到很多羊驼。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种动物,它们的表情总是呆萌呆萌的,很可爱,时常停下来拍他们。

骑了很久,也翻了几座山,还没有到,路也越来越差,内心不免担心起来,这时发现路上的泥土开始呈现彩色的,像打翻了的颜料盘,我以为我花了眼,后来一想应该是在彩虹山附近了。

路上偶遇羊驼:

到达彩虹山的停车场,看见几辆旅游大巴停在里面,这时才确定,没走错路,是到了彩虹山。

时间已经1点多,已经没人往彩虹山方向徒步,都是回来的。因为我要在天黑前骑出山,所以要抓紧时间,看见路边很多马夫,找了一个拉我去彩虹山,虽然是骑马,但颠簸的也很难受。

当到达多米山顶,风特别的大,耳朵嗡嗡直响,看着眼前的景色,叹为观止,就像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盘,又利用这五彩斑斓的颜料勾勒出眼前这幅油彩画,美丽至极。

离开彩虹山,后面的道路开始好了很多,都是公路,前往的的喀喀湖。前面的行程太辛苦,在的的喀喀湖可以好好放松一下。

...................

未完待续

新书《既要朝九晚五,也要浪迹天涯》,即将出来,敬请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白癜风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ly/2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