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涛/刘晨明/孙彬彬/吴先兴/孙亮/张樨樨/吴立
核心结论:
1、宏观环境与政策状态当前经济增长和通胀状态处于复苏中后段,类似于年底-年年初与年底-年初。经济总量增速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修复见顶(不考虑基数影响),货币政策走在市场曲线之前,已回归常态化。央行在年底流动性相对紧张的时间点超额投放MLF和逆回购进行对冲,不影响中期流动性维持紧平衡的预期。信用环境位于宽松周期顶部,类似于年与-年。建议标配权益,低配(交易盘)或标配(配制盘)利率债,低配/标配中高等级信用债,标配转债、工业品、农产品,继续做多人民币汇率。建议仓位:权益(62%)商品(19%)债券(18%)现金(1%)。2、资产配置观点及建议量化观点:最新一期数据显示,反应经济周期的TFMAI指数同比/环比均上升,反应金融条件的TFEMCI有所下降,货币因子由紧转松。基于此我们认为:经济数据持续向好,金融条件略有下降。配置方面,我们建议增持股票、同时适当增配债券。权益市场观点:12月,市场在博弈情绪、海外疫情、国内反垄断、中欧协定等因素驱动下大起大落,但北上资金持续流入,权重龙头领涨,行业间涨跌幅分化程度再度拉大,仅次于7月。往前看,一季度投资者“挣钱效应”体验通常不差,市场最大的担忧来自资金面,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态及近期数据看,跨年资金面无需太过悲观,在“盈利扩张+资金面中性不差”的情况下,春季躁动仍然值得期待,风格或将更加均衡。具体配置上,我们维持前期判断,即主线为:①顺全球生产周期原材料和零部件;②国内生产周期向上的生产设备、军工上游、新能源(车)。卫星配置为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且基本面预期变化的信创和网络安全行业。
债券市场观点: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保持平衡,考虑精准导向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基调下,短端市场利率不具备进一步下行空间,长端利率所在3.2-3.3%附近仍是安全边际,同时下限也依然存在。信用债方面,信用违约事件影响依旧存在,如果未来信用事件冲击逐步消退,央行是否还会积极提供流动性支持仍需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ly/2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