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把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湘潭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该市转变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实践,立足实际实用,借助网络技术,先试点后推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网格信息化管理的路子,有效提高了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年2月,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黄关春在湘乡市新湘路街道长桥社区调研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湘潭市网格化管理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顶层构架设计
高规格领导:湘潭市委、市政府及市综治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年,投资1.2亿元着手在湘潭经开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工作试点,年5月在全省率先完成网格管理试点任务。要求县市区、园区把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推进。市委书记曹炯芳、市长谭文胜、市委副书记、市综治委主任赵文彬等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深入九华经开区、板塘街道、下摄司街道等地实地调研网格化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抓好、抓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年成立了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县市区、园区均成立了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门工作机构。
高站位谋划:年3月16日,湘潭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了《关于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潭办发〔〕2号),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逐步实现党建、综治、公安、民政、司法、卫生计生、城管等部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建成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网格基础信息一网采集录入、公共资源一网整合共享、关联数据一网查询比对、社会事务一网分流督办、社区服务一网跟进、日常工作一网考核评估。促进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各项便民惠民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建立社区党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于一体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湘潭。
高水平推动:坚持将网格化管理工作列入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园区)综治考核,强化日常督查、年终考核、问责追责。出台《湘潭市综治信息化综合平台工作考核办法》,将机关职能联动单位政务类事件处置工作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格局。将各县市区、园区综治考核工作纳入市综治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记录台账建立、信息采集、情况反馈等日常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指标;通过系统智能研判、分析预警推动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进京非访整治等工作。
2立足实际实用,搭建管理服务网络
网格覆盖到位: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部门共用、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固化网格范围,城市社区、城中村基础网格一般按—户、—1人(实有人口)左右或一个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划分为一个网格;农村原则上以建制村、村民小组为单位,以人左右划分为一个网格。通过网格划分,实现辖区所有人、地、事、物、组织无缝覆盖纳入网格管理。目前,全市共设置网格个。
人员配备到位:按照一格一员专兼结合的原则,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网格员,有条件的鼓励配备2名网格员。网格员原则上以村(社区)干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中从事劳动保障、民政低保、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相关人员为主,下沉网格整合安排,根据工作需要部分网格还另行招聘专职网格员。大型企业、学校、医院、商场、集贸市场等单位的网格信息员,主要由该单位的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共产党员、青年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等担任。全市共配备网格力量名,网格信息员(民情联络员或网格志愿者)余名。
职责明确到位:网格员承担本网格中日常巡查,基础信息采集、实有人口协管、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律宣传、治安群防群治等职能,并且可协助政府部门开展优抚救济、城市管理、环境卫生、计划生育、消费者维权、公共服务代办等社会事务服务,切实推动了各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的及时解决。
管理考核到位:各网格长对网格员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和巡查情况、问题上报、跟进情况、民情日志等方面每月进行日常考核。同时,综治信息化综合平台也实时记录,永久保存各网格员走访轨迹、入户情况、更新频率,通过数据碰撞智能分析信息准确率,作为网格员考核依据。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根据系统智能评分结合日常考评,对网格员进行量化分级考核。
3借力信息技术,打造综合信息平台
搭牢支撑平台:按照《关于加强湘潭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潭办发〔〕6号)要求,整合综治、维稳、信访、公安、司法等部门资源,建设市、县(区、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法综治中心(综治维稳工作站)。乡街党(工)委书记任政法综治委主任,副书记任政法综治办主任和综治中心主任,配备常务副主任(副科职)和专职工作人员。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由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长。从而实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集矛盾化解、平安建设、便民服务为一体,综合履行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督导考核的网格化管理平台体系。
建强信息平台:按照年3月1日实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国家标准)》要求,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将综治信息化综合平台提质升级工作纳入“智慧湘潭”先行先建项目,追加万元全面提升系统应用水平。目前系统把长期赴省进京非访人员、扬言报复社会人员、重点青少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等重点人员信息,及旅馆、典当、公章刻制、机动车改装、废旧收购、网吧和娱乐场所等重点行业场所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和量化分析,健全各类特殊人群危险性评估机制和重点行业的实时管控体系,为特殊人群和重点行业的服务和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拓宽应用平台:综治信息系统打通了与市房产、燃气、水务、电力等民生部门的数据接口,强化业务数据碰撞、融合,将居民水、电、煤气用量数据导入系统,智能分析预警,通过数据异动,分析研判防控重点,实现精准管控。通过与“雪亮工程”的高度融合,城乡重点公共区域实现了视频监控一体化,充分运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信息化手段,做到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通过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挖掘技术,社会治安治理从“后置”变为“前置”、从“突击”变为“常态”、从“被动”变为“主动”,综治信息化向综治智能化转型升级。
4坚持民意导向,创新管理服务举措
突出源头防范: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格为主”模式,网格员在走访中将有调解常识、联系方式的“调解卡”送到当地居民和外来员工手中,宣传调解常识,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及时做好预防和化解工作。对较复杂矛盾纠纷,及时报告、积极配合上级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群众来信来访来电、领导交办督办、媒体曝光的矛盾纠纷,综合信息平台根据系统已界定的类别及时分类登记,明确牵头部门、联调部门和化解期限,有效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乡街、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今年前3个月,共化解矛盾纠纷起,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
突出治安管控:对网格员、网格信息员日常工作发现或群众反映的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打架斗殴和黄赌毒等治安问题,以及道路安全、火灾隐患、环境污染和非法小广告等城管问题,指挥中心通过综合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将问题交办给相关部门,限期反馈办理情况,并通过短信捆绑提示功能,向责任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发出短信提示,督促其及时处理,避免了城市管理部门推诿、治安管理缺位的现象。
突出民生服务: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上门发送网格信息化管理服务指南、便民利民手册,宣传惠民政策,开展民生事务代办业务,征求社区居民、外来人员、商铺门店和企业厂区对平安建设、基层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能现场答复解决的,现场答复解决;不能现场答复解决的,及时反馈至综合信息平台,统一集中交办解决。今年来,受理群众意见建议和民生诉求条,通过及时交办、跟踪督办,解决或答复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养老服务及其他民生问题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ly/2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