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作为拉丁美洲中发展得最好的国家,人们说起它的时候,都会夸它是拉美发展的“优等生”。拉美其他国家也想效仿智利的发展模式,走上一条繁荣进步的康庄大道。但是近日智利喧嚣的火光、首都区镇守的军队,惊吓到了曾对智利模式深信不疑的人们。
根据智利媒体《三点钟报》(LaTercera)的最新统计,智利全国范围内的暴力冲突已造成17人死亡、人受伤、人被捕;此外,已有起纵火事故,游行抗议超过千次,更有以百为单位计算的抢劫案件。损失最为惨重的是首都圣地亚哥,其次是瓦尔帕莱索和康塞普西翁等城市。这一次的市民暴动算是自智利民主回归以来最为严重且损失最惨的一次。
骚乱发生的导火索
今年10月6日,首都的地铁运营商——圣地亚哥地铁公司决定将早晚高峰时期的地铁票价由智利比索(约合人民币7.97元)涨至智利比索(约合人民币8.27元)。(就在一星期前,政府将电价也上涨了10%。)随后智利经济部长胡安·安德烈斯·方泰勒(JuanAndresFontaine)提出,如果工人们不想高价乘坐地铁,那他们可以早点起来去工作的地方。但是原本在首都的通勤时间就已普遍需要两小时,至此民怨沸腾。
10月18日,由学生领导的抗议团体开始违规进入地铁站,烧毁车厢,破坏售票机器。他们还烧毁了公共汽车,点燃了邮政局,投掷了催泪弹,破坏了公共广场。原本是对于票价不合理的诉求,开始逐渐蔓延为对社会不公等现象的暴力宣泄。游行的群体也不再仅限于学生,社会各阶层人士逐渐加入,他们肆意释放生活中的苦闷,将情绪都集中在火把和破坏上。
智利民众在周末街头纵火,周末有超过50辆警车被烧毁(图截自《卫报》)
骚动主体与诉求的不可辨识性
根据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到拉美国家最近都处于不安定的状态。前有委内瑞拉民众的大逃亡,后有秘鲁的宪政危机,还有厄瓜多尔的原著民围堵首都,另外玻利维亚涉嫌选举舞弊(尚不知真相);智利的骚动让拉美动荡的局势雪上加霜。
但不同于其他拉美国家的动乱,智利的骚动难以找到解决办法,没有领导头目,没有明确的诉求(原本的诉求是恢复票价,但票价恢复之后,暴动依旧在继续)。这就如同对话没有回应,握手也无人可以言和。这一情况将局面推向了两难之间。
总统的方案
智利总统皮涅拉在10月22日的讲话中表示会聆听民众的心声,他会稳定民主、提高工资并增加就业。
在他给出的所谓国家团结的社会议程中,他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qz/2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