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银行分析师认为,智利和中国将是未来三文鱼市场的风向标。
文:DanGibson
译:胡路怡
“三文鱼未来的市场由两个国家主导,一个是智利,另一个是中国。”
北欧银行(NordeaBank)分析师KolbjornGiskeodegrd认为,全球三文鱼贸易增量由三个因素驱动,首先是中国中产阶段的迅速崛起,第二是智利产量的高速增长,第三是跨太平洋物流系统的重大改善。
“年以前,从未有从智利直飞中国的航班。现在,每周都有数趟航班飞往首尔、北京和上海,这要归功于智利和中国整体贸易体量的大幅增长。”Giskeodegrd说。
“中国三文鱼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智利也不是唯一一个看重中国的供应国。年,挪威海产局就对中国市场设下预期,年中国的市场容量将扩大到24万吨。”
北欧银行(NordeaBank)分析师KolbjornGiskeodegrd(摄影:DanGibson)
“如果我们的估算没有太大偏差,年中国大西洋鲑消费将达到了15万吨。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市场容量在10年内翻了4倍。”Giskeodegrd说,“全球约10-20亿人口是中产阶级,大多数从未吃过三文鱼,但也有不少人一年当中会吃一些日料,最主要的消费增量部分就来自亚太地区。”
北欧银行估计,理论上全球市场还可吸收7.2%三文鱼产量,而不至于严重影响价格稳定性。“过去九年间,三文鱼供给增加了万吨,相当于年产量的70%。若价格按欧元计算,三文鱼单价上涨了30%。”
“在解决了诸多长期问题后,当前智利的三文鱼产业处于最佳状态,而挪威的增长却有所停滞。先前,智利三文鱼收获规格小于欧洲同行,而现在的规格已超过挪威,接近法罗群岛。与此同时,年智利三文鱼生产成本首次低于挪威。”Giskeodegrd说。
END
来源:UCN国际海产资讯,译:胡路怡。如果发现有侵害您的利益或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sd/2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