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利文,人称胡子马丁,《WinePress橄榄美酒评论》前主编,现身兼《葡萄酒倡议者》和《醇鉴》上海美酒相遇之旅品牌大使,葡萄酒讲师,作者。教育片《葡萄酒鉴赏家》中的主讲人Martin,著有《葡萄酒平常问》(合著),《葡萄酒游记》等书。
GEO:您最初怎么看这次旅行?
答:智利葡萄酒协会给我发来一封“世界尽头”的邀请函,也是吓了我一跳。不知道参观葡萄酒产区和世界的尽头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加勒比海盗”也不是谁都能演的。后来去了才知道,有三天是从海上去智利的最南端看冰川。
GEO:近距离直面冰川,和想象中一样吗?
答:当船穿过满是浮冰的水面,我对冰川的期待和向往达到了顶点。不过就算它出现在面前时,那种神秘和震撼依旧是用双眼望不穿的。我们乘坐小艇到达岸边,沿着满是冰块的沙滩走到冰川前,在阳光的折射下,冰川泛着迷人的蓝,如同亿万年形成的宝石,发出光芒。不时有冰雪崩塌入水,发出巨大的声响,像是证明自己活着一般。
GEO:旅行中有什么奇遇吗?
答:没有Wifi和手机信号算吗?除了冰川,这三天里我们还去了好多地方,在智利大陆最南端的Magellan森林里徒步,我们感受到了植物的多样性和耐寒植物的神奇,当然也看到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和威胁。而在汽艇上观察海象,在马格达莱纳岛和成千上万的企鹅相对,这些经历让人毕生难忘。不得不说,这次旅行中,最大的奇遇就是与智利南部大自然的邂逅。在没有大风浪的海峡里航行,每天看着太阳升起,那种美实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GEO:面对这么美的奇观,没有美酒作陪吗?
答:那当然得有!看完冰川登艇回船,热巧克力加威士忌别有一番滋味。而且我们船上可是有30多位智利著名酒庄的酿酒师和顶级大厨同行的(编者注,此处请脑补傲娇脸),一路上尽是美食、美酒,也有很多主题酒会。记得我们在浮冰上航行的那晚,有个卡拉ok晚会,我们同行的朋友竟然唱了《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被评为“在最不恰当的时候唱的最不恰当的歌”。但是人生中并不是每次旅行都能如此美好,所以别离时难免感伤,现在想来这首歌也算应景。
GEO:我们还是要聊聊智利的对吧?
答:我十年前去过智利,那时我们走在马路上,会有当地人专门停下车,像见到大熊猫一样和你打招呼,我想那应该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中国人吧。这次再去发现圣地亚哥变得更国际化了,尤其是那种井井有条的城市秩序很不“南美”,要不是在城市里也能看见安第斯山,你会以为自己到了欧洲甚至德国。说真的,圣地亚哥的宁静优雅会让人有置身欧洲古城的错觉。当然,对我来说,最大的变化还是美食,十年前当地的食物过于简单平常,这次去了几家餐厅,其中一家还是十年前到过的,食物都很精致可口,整体水准提高很大呀。
GEO:美食美酒可是您的专长,给我们推荐一下呗?
答:到圣地亚哥的餐厅,首先要点的是PiscoSour的鸡尾酒。这是用智利产的白兰地(Pisco)加青柠汁调成的,非常清新可口。美食的选择很多,海鲜非常丰富,有扇贝甚至鲍鱼海胆可选,鱼也做得很好吃,肉食的话烤猪肋排非常棒,南美人的热情在食物的份量上可以体现,在圣地亚哥最大的购物中心MallParqueArauco的LaPerla餐厅,我们要的海胆简直比一大份蒸鸡蛋还要多,所以点单时一定要悠着点呢。
GEO:去智利买什么手办才算懂行呢?
答:你可以去圣地亚哥的印第安人市场转转,买一些当地的羊毛织物还不错。当地还特产一种蓝色的石头,叫LapisLazuli,也有人叫“蓝宝石”,作为礼物送人有点意思。再有就是酒了,我在当地很多酒庄发现酿酒师们仍坚持着传统的酿造方法,让我看到智利葡萄酒的另一面,或许这也是智利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吧。
GEO:具体说一说吧,如果我们也想去智利逛逛酒庄,您有什么推荐?
答:我十年前曾到过SantaRita,这次又沿着依稀的记忆找到了藏在他家古屋CasaReal后面大花园里的游泳池,他家的酒品质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在ConchayToro,我体会了他们高档酒DonMelchor调配的艺术。在Errazuriz,我们享受了美好的午餐和Sena垂直年份的品鉴。在Montes,年轻酿酒师的梦想让人敬佩。DeMartino复古的酿造方法、Matetic和Lapostolle的自然动力法都体现了智利酒庄对自然的尊重。最后一站的VinaCasablanca,虽然在冷风里体会了这里的凉爽,但高品质的葡萄酒和平易的价格体现了智利葡萄酒的精华所在。
欢迎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sd/2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