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距离喷发,火山灰柱直径约5千米、高20千米,并引发大范围海啸,海啸波甚至抵达我国海岸。
据此,此次爆发的HungaTonga火山位于汤加福努阿福欧岛南东东方向约30公里处,处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边界上。
它的前身是一座海底火山,年喷发后形成新岛屿,年、年、年、年曾多次喷发,目前喷发活动仍在继续。
根据历史火山活动事件统计分析,该火山的喷发活动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
那么,这次火山喷发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数据显示,这是21世纪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可能会达到VEI6级,释放的能量大概相当于颗广岛原子弹。
VEI6级火山爆发产生的大气污染会阻挡来自太阳的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下降,VEI7级会导致持续多年的寒冷,粮食减产,进而导致饥荒和动荡,VEI8级则会导致生物大灭绝。
历史上较近的有VEI6火山爆发有两次,一次是在一战前夕的年,一次是年的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
当时爆发的能量相当于6亿2千万吨TNT炸药或者枚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向平流层喷射了万吨二氧化硫,减少了地球上10%的阳光,造成多人死亡、20多万人逃离家园。
搅动近半个地球
截至年1月16日11时30分(北京时间),太平洋沿岸的智利、日本和新西兰等国监测到明显海啸波,最大海啸波幅达1.5米。我国沿海海域于16日凌晨监测到海啸波,其中浙江石浦站最大海啸波幅约20厘米,其余潮位站海啸波幅均小于15厘米。
在多公里以外的斐济,可以听到“巨大的雷声”。多公里之外的新西兰已经发布了火山爆发引发风暴潮警告,“这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强风和异常的海浪”。一名新西兰天气预报员在推特上写道:“(火山喷发的)能量释放简直是惊人,据说新西兰各地都有人听到了音爆。”
此外,海啸还抵达公里外的美国加州圣塔克鲁兹,海水涨高漫进民宅,海岸边也出现了大浪。当地时间1月15日,智利海军海洋测量局通报称,海啸已于当天下午抵达智利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多个沿海城市遭遇超两米的巨浪袭击,部分市区出现海水倒灌。
远在0公里外的日本也受到波及,日本气象厅16日凌晨连续发布海啸警报。这是日本自年11月以来首次发布海啸警报。根据岩手县内观测点观测到的海啸高度显示,久慈港最高1.1米、釜石40厘米、大船渡30厘米、宫古40厘米。
专家:此前小喷发是为更大规模的喷发“蓄力”
“回顾过去火山喷发的化学过程,我们现在认为,小规模的火山喷发意味着岩浆系统在缓慢地自我蓄力,为大规模喷发做准备。”克罗宁说道。
“我们在年考查了火山岛,发现这些历史上的喷发只是重要事件的序幕。”他说道。在绘制海底地图时,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水下米的火山口——一个直径约5公里的火山口状洼地。他解释道,如年和/15年的小规模喷发主要发生在火山口边缘,但大规模的喷发则来自火山口本身,而大规模喷发的威力,会导致喷发的岩浆顶部向内崩塌,进一步加深了火山口。
而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的消息,年1月15日火山大喷发前几天,洪阿哈阿帕伊岛(HungaTonga-HungaHaapai)急剧隆起随后快速塌陷,目前多方面迹象表明在此次火山喷发后,这座小岛已完全消失。
克罗宁解释道,通常而言,海底火山的岩浆缓慢上升到海水中时,即使温度高达℃,岩浆和水之间也会形成一层蒸汽薄膜。这层薄膜为岩浆的外表面提供了一层隔热层,使其冷却。然而,当充满火山气体的岩浆从地下喷发出来时,岩浆迅速进入水中,会迅速破坏掉蒸汽薄膜,使热岩浆与冷水直接接触。
火山研究人员称之为“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类似于武器级的化学爆炸。极端猛烈的爆炸将岩浆撕裂,引爆了一个连锁反应——新的岩浆碎片将炽热的内部表面暴露在水里,爆炸不断重复,最终喷射出火山颗粒,造成超音速爆炸。
“中国气象爱好者”发文称,种种迹象表明,这场火山喷发的强度很可能达到了“火山爆发强度指数”(VEI)5级的上端,甚至有可能达到VEI6级,有可能是年菲律宾皮纳图博以来,全球最强的火山喷发之一。
最新:地震活动再次出现增强趋势海底火山可能再次喷发
据报道,截至年1月16日,火山喷发活动仍在继续。克罗宁警告称,对同一火山的历史喷发的研究表明,目前的喷发事件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汤加人民必须对进一步的火山喷发,“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海啸保持警惕,并应避开低洼地区。”
据“中国气象爱好者”最新消息,最近几小时临近的斐济苏瓦地震台观测到地震活动再次出现增强趋势,提示海底火山可能再次喷发。
此外,作为近30年最强的火山喷发之一,汤加火山喷发会带来一些气候影响。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澳洲南部、巴西南部、新西兰、阿根廷、智利及南非的气候将首当其冲;火山喷发点在ENSO监测区附近,警惕火山喷发通过海气遥相关作用,影响风海流,甚至在拉尼娜转中性趋势上加把火,催生厄尔尼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sd/2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