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比感谢中国人民将我们保护安全,让当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我的犹太祖先们感受到了尊严和尊重,所有的犹太人都会铭记这段历史的。——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年6月24日
年,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代表,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了一次会议。这就是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
这个大会,明确提出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建立一个主体民族为犹太人的独立国家,并且要吸纳全世界的犹太人。
可以说,这个纲领的核心内容,言简意赅、主题鲜明,很好理解。
但是,问题来了:在哪里建国?
一个国家,不论大小,不论强弱,都是需要国土的。
虽然犹太人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但是年的时候,世界上并没有哪一块土地是属于犹太人的。
土地,成为横亘在犹太人建国这个大业前的第一个、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尽管最终犹太人选择了巴勒斯坦,并建立了以色列国,但是对于这块土地的选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犹太人先后考虑并考察了多个“候选地”。
这些“候选地”有的让犹太人很失望,但也有让他们趋之若鹜的。不过,由于各种政治、军事、气候、种族等复杂的原因,这些“候选地”都没有最终成为犹太人复国的土地。
第一个:非洲乌干达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的高原上,横跨赤道。它目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低效农业为主,而农业又以香蕉种植为主,被誉为“香蕉王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里自然条件很优越,降水充沛,植物茂盛,气候适宜。以至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将这里称作“非洲明珠”。
乌干达地图年,英国殖民事务大臣张伯伦向犹太复国团体领导人赫茨尔提出,将乌干达一块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给犹太人,用以独立建国。
为什么英国在这个问题上这么积极呢?
原来,当时,英国正在对抗日益扩张的沙皇俄国,需要更多的国际政治外援和智力、财力外援。
如果能在犹太复国的问题上,讨好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犹太人,就意味着英国多了一个潜在力量无比强大的盟国。这必然能强化英国的实力,有效遏制沙俄。
那么,英国又有什么权力将乌干达的土地划给犹太人呢?
因为英国长期在乌干达殖民,掌握了乌干达的所有大权。以至于像直接侵犯乌干达主权的“分割领土”这样的大事,英国也做的有恃无恐。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事情由张伯伦提出,他当时的职务是“殖民事务大臣”。而这位张伯伦,后来也成为了绥靖政策的代言人。
英国前首相张伯伦张伯伦的方案也得到了犹太人的积极响应。
赫茨尔等人还专程去了乌干达相应的地域考察。
赫茨尔发现,乌干达这块土地本身还是不错的。
只不过,当地黑人土著人口密度过大,而且还有大量欧洲白人移民。
一旦犹太人在此建国,由此产生的矛盾可能是犹太人无法解决的。
即便“人”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还有一个无论如何犹太人无法接受的问题:这里深处内陆,没有出海口。这对于善于经商的犹太人而言,是致命的。
于是,年,赫茨尔正式回绝了英国人的乌干达方案。
乌干达的香蕉市场第二个:南美洲巴塔哥尼亚
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现在主体部分归属于阿根廷,部分位于智利。
南美大陆最尖端的巴塔哥尼亚安排犹太人在此建国,这个方案是美国人提出来的。而且在提出方案的时候,这块土地还属于“无主”土地。
既然是“无主”的土地,自然就不会涉及有像乌干达那样的问题了。而且,巴塔哥尼亚地区土地面积广大。
可是,兴高采烈的犹太人去实地考察后,才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块土地,至今处于“无主”状态呢?
原来巴塔哥尼亚地区东部是荒漠高原,东部则是陡峭的悬崖。地表多冰蚀谷、冰碛丘、冰缘湖积冰水沉积及多种风蚀、风积地貌。
其东西两岸洋流均为寒流,常年饱受时速km以上的狂风肆虐。
而且,这里离南极很近,气候严寒。
毫不夸张地说,这里“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是个旅游探险的好去处,但是不适合人类居住。
尤其是对于犹太人来说,这个地方远离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处于“世界末端”,不利于发展和发挥国际影响力。
巴塔哥尼亚风光第三个:中国东北
中国与犹太人的渊源,可能最早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的世界第一大都市——开封,就吸引了不少犹太人前来经商。
日本侵入东北后,为了获得犹太人的支持,同时也为了得到美国的支持,日本很积极地希望拉拢犹太人。
年,日本钢铁大亨鲇川义介发表了《一项邀请5万德国犹太人来满洲国的计划》的文章。核心意思就是,日本在其霸占的中国东北划出一块土地,允许犹太人前来投资、建设和定居,甚至将来将允许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独立建国。
这就是所谓“河豚计划”。年12月5日这个计划,得到了日本内阁“五大臣会议”的确认。
“河豚鱼计划”出炉后,立即得到了犹太人的支持和响应。毕竟,土地肥沃、辽阔宽广的东北大平原,相对于之前的“复国”候选地来说,实在就是“天堂般”的存在。
犹太人在东北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大约2万名犹太人拥入中国东北,用资金和头脑,加速了东北的建设。但同时也帮助了日本在中国攫取利益,加速了日本为发动太平洋战争而进行物质准备的步伐。
最终,在英、美的阻止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下,以及犹太人与日本盟友——德国的彻底决裂,犹太人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建国”的梦想破灭了。
尽管如此,犹太人在东北建设了大量的学校、医院、教堂。甚至犹太人在东北的墓地,是远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犹太墓地,那里长眠了位犹太人。
年6月24日,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访问中国时,还特意到位于哈尔滨市西郊的皇山犹太人公墓,凭吊了埋葬于此的祖父母。
据奥尔默特说,他的父亲反复跟他提及,在中国东北生活的20年,是他人生中最稳定、舒心的时光。以至于他临终前,在迷离状态中,竟然说的还是奥尔默特听不懂的东北话。
犹太人墓地第四个:埃及西奈半岛
张伯伦在作为殖民事务大臣时,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sd/2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