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智利 >> 智利红酒 >> 正文 >> 正文

智利摆脱了ldquo中等收入陷阱l

来源:智利 时间:2021/8/13
白癜风传染 http://m.39.net/pf/a_4512728.html

智利这个拉美最发达国家,政治上相对稳定,政府相对廉洁,人均GDP已经跨越美元中等收入陷阱的“井口“,达到美元,但要继续提升,却遭遇了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

  实际上,智利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遭遇的困境,尤其是在经济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管理中,如何较多地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实现人均GDP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的投入量都不变时,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即由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增加值与全要素的原值之比。

  这里所谓的纯技术进步包括知识、教育、技术培训、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改善。

  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智利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停滞不前,主要拖后腿的是其矿业:年至年,该国矿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下降4.7%。

  这一下降的主因应该是该国铜矿品位的下降,开采的难度加大,迫使开采转移到地下,并要求生产商为相同数量的精铜加工更多的矿石。

  同时,生产要素分配不当,低生产率和非贸易活动中较高的就业水平,以及相关活动内部缺乏效率,也是全要素生产率放缓的原因。

  采矿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贡献威胁到智利可持续增长和繁荣的道路,并可能开始扭转近几十年来智利与更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趋同势头。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国需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加大对创新的投资,以推动所有部门的多要素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并推动新的高附加值活动的增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智利一直在逐步实现出口基础多元化,但矿业仍然占智利全球出口的52%,虽然这一比例明显低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矿业占智利出口的80%。

  在这一多元化过程中,有三个主要驱动因素:

  1、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开放。这便利了出口,吸引了外国直接投资,并创造了向外国公司学习的机会。

  上世纪70年代,该国将进口税统一为一项关税,自那时起,已多次逐步降低关税。今天,它对最惠国征收6%的统一关税。

  然而,对非传统出口活动的投资仍然低于预期。多年来,民主化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帮助降低了风险,鼓励了生产性投资。

  年代,该国通过对外贸易部的国际经济事务总局指导的积极贸易政策,开始实行自由化方案,该总局通过非歧视性政策和国家担保便利了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2、公共投资提供公共产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智利加强了负责经济发展的公共机构。例如,自年成立以来的智利经济发展局一直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方面进行投资。

  经济发展局通过水果计划使水果出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得以维持,该计划投资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项目,如卫生监督和培训等。

  人力资本发展的支助方式是促进向国际同行的学习,例如,通过使智利大学的农学院得以发展的智利-加利福尼亚方案。

  3、公共机构对更发达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扫描的能力。智利各机构投资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促进以技术转让为重点的合作方案,并执行有针对性的追赶政策,包括通过智利出口促进局,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出口。

  智利基金会是年成立的一个公私机构,目的是促进商业活动。它对国外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研究,并有效地把国际经验带到智利,包括来自苏格兰和挪威的鲑鱼业以及芬兰的林业的经验——重点是把科学和商业联系起来。

  然而,智利经济仍然只是适度多样化。其出口主要集中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初级产品,其特点是相对较低的复杂程度和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较弱。

  此外,智利出口的51%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需求的任何收缩都可能严重影响整个经济。

  

  在矿业,在过去的20年里,向采掘的转变加剧了。年至年,中国成为智利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市场,占智利出口的份额从2%上升到27%。

  深入观察贸易增加值的构成就会发现,采矿的相对重要性有所增加,铜矿占出口的比例从12%上升到21%。与此同时,精炼铜保持稳定,约占总出口的23%。

  采掘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冶炼和精炼的减少有助于解释这一模式。事实上,从年到年,从中国进口的冶炼和精炼产品增加了5倍。

  智利的铜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三大锂生产国之一。矿业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现在有一个争论,即该国是否有可能(也有必要)转向只是把自然资源资产作为基础的新发展模式,以使一种更加学习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发展模式成为可能。

  当然,在智利实现成功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放弃采矿,而是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更具生产力。例如,智利每单位采矿业产出的工人数量是瑞典的三倍。

  这也为采矿业创造了机会,使其成为其他行业和新能力(如太阳能和数字技术)的学习平台,并为新公司提供指引,开发得益于全球机会、独特的本地资产和新技术的新经济活动。

  但目前,不仅铜价格的波动对智利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其较低的经济多样化程度,与高度集中的经济结构有关。

  年,大企业占营业额的75%左右,中小企业占20%,微型企业占5%。然而,大公司对企业研发总额的贡献仅为57%。

  大公司有限的创新努力和国家的经济的偏门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智利在创新和技术能力方面仍然落后于前沿国家。

  智利的国内研发总支出约为12亿美元(占GDP的0.39%),是所有经合组织国家中研发强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此外,私营部门的贡献——占研发总支出的33%——显著低于经合组织68%左右的平均水平。

  创新产出,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学出版物的质量;科学-产业合作的人均专利活动,也都远远低于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

  缺乏创新的倾向在制造业尤为明显。智利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仅占其总增加值的0.4%,与澳大利亚制造业企业的5%相比,这一比例很低。

  即使在更广泛的创新衡量标准上,也会出现类似的模式,例如年国民账户体系中定义的软件和其他知识产权产品的投资,甚至还低于墨西哥。

  但就智利所融入的全球经济的价值链而言,它还有空间进行收益最大化的努力,但主要潜力是在作为大宗商品生产国方面。

  智利主要提供原材料(如原材料、铜和锂),然后,这些原材料被植入其他国家的出口产品中。国外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为30%,国内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为20%。

  中国占智利上游业务的绝大部分,中国相关出口中包含了90亿美元的智利增加值。美国是智利主要的中间投入供应国,智利出口商品中包含其32.1亿美元的价值。

  智利有可能从其开放中获得更多好处,并通过寻求包括服务业在内的采矿以外的机会,提高其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

  年,智利出口总额的服务附加值占比为38.4%,低于经合组织55.5%的平均水平。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矿业活动的相对偏门化,矿业活动的服务内容通常低于其他活动。即使只看各部门的份额,智利在许多活动上也落后于经合发组织的平均水平。

  另一个提高参与的途径是在国内公司和研究中心开展学习,并利用加强外国伙伴关系和外国直接投资提供的知识溢出和技术转让。这也有助于国内中小企业更多地参与全球价值链。

  在智利,只有10%的中小企业参与出口活动,是经合组织中份额最低的国家之一。

  为了实现提高国内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潜力,智利需要解决人力资本问题。尽管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智利是高等教育参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在与技能发展相关的几个方面,智利仍存在差距。

  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培训与私营部门的需求缺乏联系。不断更新职业进化方案和大学课程,对于缩小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的差距至关重要。

  在高等教育方面,最高比例的毕业生来自商业、行政和法律领域;健康和福利(分别为23%和21%)。只有3%的大学生毕业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只有1%毕业于自然科学、数学和统计。后者在所有经合组织国家中所占比例最低,比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

  这种技能差距限制了智利在其战略领域的创新机会,例如地球科学、自然资源和数字技术。这也阻碍了它与全球生产体系的连接能力,数字化和新技术将日益主导全球生产体系。

  

  智利人口和GDP高度集中的地区之间的经济机会仍然不平等。

  仅圣地亚哥大都市区(RMS)就占智利万人口的30%和该国GDP的44%。相比之下,法国巴黎地区(?lede-France)人口占全国的18%,GDP占30%。

  有三个地区(圣地亚哥大都市区,比奥比奥和Valparaiso)占智利总人口的62%,还有三个地区(RMS,安托法加斯塔和比奥比奥)占全国GDP的61%。

  智利在各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也有显著差异。在所有经合组织国家中,最高和最低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是第二高的(仅次于墨西哥)。

  只有安托法加斯塔、阿塔卡马、塔拉帕卡和圣地亚哥大都市区的人均年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美元。安托法加斯塔矿区的人均收入最高,是全国平均收入的三倍。

  经济活动在智利境内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它的自然禀赋。圣地亚哥大都市区在金融中介(85%)、零售(65%)以及房地产、教育和卫生服务(各55%)方面产生了超过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

  制造业也集中在圣地亚哥大都市区,占全国GDP的近50%,其次是比奥比奥和瓦尔帕莱索。仅安托法加斯塔一地就占全国矿业GDP的50%,渔业活动集中在南部,LosLagos、Aysen和比奥比奥占全国渔业GDP的近90%。

  农业主要集中在中部河谷地区,四个地区的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生产总值的60%。

  圣地亚哥大都市区、安托法加斯塔和阿塔卡马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最多。

  就项目数量和创造的就业机会而言,圣地亚哥大都市区是智利最大的地区(占跨境投资项目的40%以上,创造的就业机会的30%),在资本支出方面排名第二(-16年占跨境投资项目资本支出的17%)。

  安托法加斯塔和阿塔卡马的采矿地区在人均支出中分列第一和第三位(分别占22%和16%),近年来吸引了采矿和太阳能方面的主要投资。

  新公司的创立集中在智利首都地区。

  根据AngelList(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定前用来查找初创企业信息的数据库)的估计,智利的初创企业数量在拉丁美洲排名第四(仅次于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

  然而,它是地域集中度最高的国家,80%的初创企业都位于圣地亚哥大都市区。相比之下,哥伦比亚首都地区仅占全国初创企业总数的48%。

  结论

  要想彻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魔咒,稳定朝着发达国家的轨道上进,智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持续地系统地提升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幸运的是,智利的禀赋使它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生产革命的一部分。该国的自然资源将使其在未来的绿色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商业合作伙伴和稳定的经济体,它拥有良好的声誉,并有可依靠的广泛的投资者和贸易伙伴网络。

  然而,全球变化的速度和对领先地位的竞争,意味着这一机会之窗不会永远敞开。发展是一个移动的目标,成功的国家是那些能够在早期抓住机遇的国家。

  要想充分利用全球机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智利必须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弱点。只有通过坚定的市场经济导向,促进适度多元化和与相关技术要素的持续改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hj/25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