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智利 >> 智利首都 >> 正文 >> 正文

锂价居高不下背后的国际博弈新能源车下半

来源:智利 时间:2022/7/11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注释:由于今天有直播课,21:40刚刚结束,这篇文章不是出自我手,是我委托公司年轻人写的,不过写之前我已经告知对方我的观点(重点在标红、标黑处),总体写下来感觉还不错

先谈一谈成交量。

近期,两市成交额回落至1万亿以下,最低降到亿的水平。今天,成交额有所回升,达到亿元。

大家觉得,当下A股的成交量处在什么水平,大盘的点位算高吗?

拉长来看,年至今,剔除牛市,上证指数的成交量水平逐步抬升。

从年开始,大盘的成交量进入了第四阶段,高于年~年这一阶段。

然而,目前的上证指数,并不比~年这一阶段高多少。

所以,从成交量的角度看,当下点的上证指数并不高,短期存在进一步下挫的可能,但中长期这个点位是有支撑的,甚至还有向上抬升的空间。

这是从技术指标来看。

从现实的角度看,大家手上的余钱总要投资理财,而房地产已经不是一个好去处,就只能流向证券市场了。市场的钱多了,大盘怎么掉得下去?

只是,市场短期会出现低迷。

低迷的市场,伴随着成交量的减少。而成交量的走低,可能又意味着谷底正在到来。

其实投资就像嗑瓜子。头几颗很美味,突然吃到一颗苦的,就可能把之前的好味道全掩盖了。这个时候,别吓得就不敢磕了,应该继续磕下去,总会吃上好瓜子,让之前的苦味道烟消云散的。

下面说说市场:

1、锂矿板块集体爆发

今天,锂电池的上游资源股爆发。

同花顺盐湖提锂板块大涨5.3%,磷化工板块大涨3.58%。

去年,由于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大增,供应原料的锂矿企(锂源)、磷化工企(磷源)、钛白粉企(铁源),涨了大半年。

9月起,这些板块开始回调。截至昨天,钛白粉板块回调最猛,下跌了38%。磷化工板块回调了24%,盐湖提锂板块回调15%。

锂源板块不仅相比磷源和铁源更为坚挺,在近期新能源大赛道的调整中,也属于少有的抗跌板块。

今天的大涨更是让盐湖提锂板块的回调,收窄至10%。

究其原因,不外乎锂资源不均衡的供需关系,使其价格不断上涨。

根据Choice数据,华东市场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8月起突破10万元/吨,一直涨到现在,达到了43.5万元/吨。

磷源的价格,涨幅远不如锂源,而且已有所回落。

根据Choice数据,江苏磷酸一铵的高端价,自去年2月突破元/吨的前高,8月份涨至元/吨的高点,如今已回落至元/吨。

事实上,对于磷资源的供需,更多应该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因为相比化肥的用磷需求,电池用磷的占比并不大。

券商预测,到了~年,磷酸铁锂产生的磷酸表观消费量将达到38万吨,占到总产量接近20%。

所以,磷酸铁锂的兴起,并不会使磷酸的需求大幅增加。

目前,全球每年大约开采1.8亿吨磷矿,中国开采万吨。全球磷矿可开采储量约亿吨,是较为充足的。

铁源就更不用说了。

在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中,铁源的成本只占6%,磷源占了53%。

不同的工艺,制备磷酸铁锂的铁源不同,主要是硫酸亚铁和铁块两种。

硫酸亚铁是生产钛白粉的副产品,过去是一种不好处理的废料,即便全部用来制备磷酸铁锂也有多余。而铁块也不是稀缺的东西。

所以,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磷源、铁源都不算是稀缺资源。

锂源呢,从全球总储量来说,其实也不算稀缺资源。

根据券商研报,全球锂资源的静态可开采年限为年,远高于铜、镍、锌等资源。

那么,锂价为何涨幅如此巨大?

因为全球锂矿主要分布在智利和澳大利亚。当前,全球锂矿的建成产能,86%都在澳大利亚。

也就是说,锂矿属于寡头垄断资源。全球储备再丰富,几个垄断的国家依旧可以联合提价。

对于锂矿大国,当下的问题不是产能,而是利益分配。

锂矿之所以扩产不出来,是各国各个利益集团看到这个大蛋糕,还没切好。等切好以后,产能自然就起来了。

但这显然需要一个过程,一两年的时间恐怕是要的,由此可知,、年锂资源会依旧紧张,、年恐怕也很难得到大幅缓解。

所以,今年锂源价格一定还会维持高位,即使明年价格都很难大幅回落,锂矿企业的利润依旧坚挺。

市场对锂资源的看法,会从一个周期涨价品种,转为周期成长品。

其实,从近期锂板块抗跌的迹象看,这个转变已然发生。

2、新能源车下半场即将到来

说完锂电池的上游,接下来就说说下游的新能源车。

讨论到新能源车投资价值的时候,绕不开的就是对产品渗透率的探讨,即未来渗透率的速度是怎样的?因为这会决定景气度的持续性和爆发力。

去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是20%,销售增速是50%,今年年底渗透率要达到30%。

假设渗透率不会很快突破50%,那么30%之后,增长就会放缓,就会杀估值。

为什么会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

1、碳酸锂涨价,补贴又退坡,使得新能源车的性价比降低。

补贴来自两块,一是车企自己补贴,为了打开市场。二是政策给予的优惠。比如免购置税,比如上海买新能源车送价值10万的市区牌照。

过去,一辆15万的车,补贴大概有1.5万。造车其实不赚钱,消费者很划算。

如今,这两块补贴都在削减。

一边补贴在褪去,另一边原材料又涨价,新能源的性价比开始降低。

消费者会重新思考,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性价比。

也就是说,新能源车企得靠产品取胜。

此外,燃油车企也开始陆续推出新能源车,这个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记得福特公司诞生的时候,美国有几百家汽车制造商,最后只有福特一家车企活到了现在。

2、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进入了增长缓慢期。

市场中会存在一定比例的消费者,更喜欢新能源车。他们觉得,开新能源车省钱,或者觉得很前卫。

但市场中也一定存在一定比例的消费者,还接受不了新能源车。他们觉得新能源车续航不行,充电不方便,电池也有安全隐患。

所以,新能源的渗透率存在一个快速增加的区间。一旦度过了这个区间,增速就会放缓。

因为要让原本不太接受新能源车的人逐渐接受,需要思想的转变,也需要新能源车的性能进一步提升,这些都需要时间。

那么这个区间在哪里呢?

券商认为30%的渗透率是临界点,过了30%,增速就会放缓。

但具体在哪,谁也不知道。

所以,现在市场很看重某个月份、季度的销售数据。一旦数据不及预期了,就要杀估值的。

市场博弈的节奏特别快。

其实,当前位置不用太担忧估值向下重构,因为最快年底才会迈过30%的门槛。

当渗透率突破30%之后,确实是需要考虑后续的渗透率速度,这会面临几方面的掣肘:

1、产品竞争力。

因为10-20万区间的新能源车必须放量,但在这个区间传统燃油车是有很多爆款车型的,所以智能化、打造差异性,是必须出现的。

2、当下紧缺环节的制约环节。

比如,碳酸锂,IGBT,基础的充电设施等。

总之,新能源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就说那么多吧!

喜欢我内容的家人们,请多多点赞,评论和分享

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核心读者群,欢迎扫一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sd/27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