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智利 >> 智利旅游 >> 正文 >> 正文

私售15万份简历智联招聘员工受审

来源:智利 时间:2022/5/11
白癜风缺铜吃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68.html

智联招聘员工申某、李某利用系统漏洞私自将简历信息廉价卖给某科技公司经理余某某,余某某再卖给猎头公司,三人被控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实习记者郑丹媚记者单玉晓

“两高”有关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刚刚生效,就有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智联招聘销售人员申某、客服李某私自将15.5万余份求职简历廉价卖给北京某科技公司经理余某某,余某某又将这些简历出售给猎头公司工作人员,智联招聘公司发现后报警。6月2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未当庭宣判。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事情发生在年。申某自年1月起便开始获取智联招聘求职简历库用户名和密码,向外大批量兜售简历以谋取暴利。智联招聘报案书显示,申某盗卖的个人简历内容包括求职者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薪资收入等,数量多达15.5万条。智联招聘负责人接受民警询问时介绍,按照公司正常流程,销售人员与有招聘需求的公司签署《服务合同》,对方缴纳服务费后,公司会提供网站简历库下载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给对方,对方可在已开通的权限内对简历库的个人简历进行下载。“智联招聘每份简历给招聘方报价是50元,但申某对外的兜售价格为2元至2.5元,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庭审中,检方指控,申某案发前曾是智联招聘大客户部销售人员,年3月至10月间,他伙同公司客服李某,利用公司系统漏洞,私自低价出售用户个人简历信息给北京某科技公司的人事经理余某超过15.5万条,获利近50万元。检方认为,申某、李某以职务之便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而余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又出卖,三人均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情节严重。对于检方指控的罪名,申某、李某、余某某均表示认可,但余某某多次表示检方指控的犯罪数额过多,称自己仅使用了两万份简历。申某在庭审中供述了犯罪经过。陈述作案动机时,申某表示,智联招聘规定“完不成销售任务,业绩奖金和晋升机会就都泡汤”,这促使他萌生自己“花钱买业绩”的想法。此后,他利用公司套餐优惠,前后总共垫了近45万元买下涉案个人信息并下载,“想到之后可以低价多次卖出去也可以降低亏损”,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利用公司漏洞获取简历,申某请客服李某帮忙,每次给元到元的好处费,李某共获得“好处费”有4万元。余某某是申某的老客户。年初,余某某发现智联招聘提高了简历售价,而很多合作伙伴希望能够便宜些,他便联系了申某,两人达成每条2.5元或2元的交易价格。获得简历后,余某某又卖给了猎头公司工作人员。销售和客服如何私下获取招聘信息?申某在庭审中陈述,他发现公司程序有漏洞。正常情况下,和客户签了合同后,他会将合同交给公司财务部门审批,合格后系统会生成一定数量简历,他将账户和密码发给客户,客户自行到后台下载简历,提取完毕后,该账户内的数据归零。“数据提取完毕后要和客服人员确认是否使用完毕,如果客服回复没有使用完毕,数据就又恢复到初始的定量数据”,申某从此处找到切口,将这些又生成的简历下载卖给别人谋取利益。客服李某则表示,当申某找到自己要这些简历时,他已经想到了“可能是卖钱或充当销售业绩获取奖励”,但不好意思拒绝,正赶上妻子住院,申欢给他发了很多红包,他便伙同申某作案,一发不可收拾。庭审结束后,申某向财新记者表示,智联招聘对外报价是一份简历50元,但因价格过高很少有公司买,很多公司会选择套餐,比如十几块钱买个职位,附送免费相关简历下载。“猎头公司对简历的需求量非常大,但由于是竞争关系,智联招聘规定不能将简历卖给猎头公司。因此,猎头公司就通过其他公司名义来买简历,只要章照齐全还是可以买到,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年6月1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明确了定罪量刑的细则。检方据此建议,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申某三到五年有期徒刑、李某一到两年有期徒刑、余某某四到六年有期徒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ly/27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