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宏观方面
1、海南自贸港第二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
海南自贸港第二批建设项目7月13日集中开工,共开工项目个,总投资亿元(人民币。下同),年计划投资59亿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额占全部项目投资66%。
据了解,随著自贸港建设深入推进,海南产业项目加快上马。比如洋浦集中开工建设的项目涉及高端制造与研发、石油化工、港航物流等多个重要产业领域。三亚集中开工项目包括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亚龙湾玫瑰风情小镇(产业部分)、亚龙湾华邑(洲际)度假酒店项目一期、海棠商业广场等。
2、高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上会企业悉数通关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上会企业全部闯关成功!从6月15日首批企业获受理,到如今首批过会,深交所审核速度及效率不可谓不高。有投行人士分析,这些幸运儿最快有望于8月份在创业板挂牌交易。7月13日晚,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上市委第1次审议会议结果,审议会议对锋尚文化、康泰医学、龙利得3家公司首发上市申请,以及天能重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申请,均给出了“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审核意见。据了解,本次成功闯关的4家企业,均为从证监会平移的存量在审企业,4家企业预计合计募资27.29亿元。
3、央行7月首次开展逆回购操作
连续大额资金回笼后,7月迎来首次逆回购操作。央行13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保持2.2%水平,鉴于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亿元。
4、提前备足吸收损失“粮草”银行拨备计提新规有望实施
面临未来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以及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现实,“未雨绸缪”成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风控关键词。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答记者问时表示,现行财务会计和统计制度存在时滞影响,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原理,银行的实际风险尚未全面反映;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各银行要根据客户真实风险水平,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评估潜在风险,并据此计提拨备。
5、总投资1.29万亿元项重大水利工程主攻防洪抗旱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洪涝灾害严重。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水利部将抓紧推进建设此前国常会部署的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防御水旱灾害能力。
“重大水利工程是‘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项工程匡算总投资大致是1.29万亿元,能够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6.6万亿元,年均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
这批工程有五大类型,具体包括防洪减灾工程56项、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26项、灌溉节水和供水工程55项、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8项、智慧水利工程5项。项目投资的规模比较大,其中超过亿元的项目有5个,亿元到亿元的项目有4个,亿元到亿元的项目有18个。
6、盘面热点扩散创业板指逼近点
上周五稍作休整后,A股主要指数周一继续走高,纷纷创出本轮行情新高。在宁德时代强势的带动下,领涨的创业板指数已经创出近5年新高,逼近年11月26日的高点.95点。
截至周一收盘,创业板指数报收于.43点,上涨3.99%;上证指数报收于.29点,上涨1.77%;深证成指报收于.14点,上涨3.5%。昨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67万亿元,相比上周五小幅放量。
金融股昨日有所降温,银行板块成为沪深两市少有的下跌板块。不过,银行板块个股跌幅普遍不大,领跌的宁波银行也仅下跌2.8%,该公司此前公告股东雅戈尔拟减持。
受上周五美股特斯拉大涨10.78%带动,A股新能源车板块表现抢眼,新能源车指数涨幅达到5.05%。比亚迪收盘涨停;宁德时代一度涨停,收盘上涨9.91%,总市值逼近0亿元。
宁德时代上周五盘后公告,本田将参与公司定增,持股占定增后总股本约1%。招商证券认为,宁德时代已经通过与国内龙头自主品牌设立合资公司形成较高壁垒,并且在国内合资品牌中已经抢占先机,在德系、美系、韩系车合资企业中均占据较高份额。本田入股后,公司将打开日系车企市场,进一步拓展全球配套链。目前中美欧汽车电动化渗透率分别约3.4%、2%、5.9%,随着优质车型供给密集释放和扶持政策加码,庞大的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具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昨日盘面的另一特征是,市场由前期猛攻金融权重股,转为热点全面扩散。消费股、周期股、科技股均有较好表现,沪深两市超过只个股涨停。
随着指数不断上涨,A股估值水平也有所抬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沪深的整体法市盈率为14倍,创业板的整体法市盈率为倍。而在年6月1日,沪深和创业板的整体法市盈率分别是17倍和倍。
7、未见指数公司扩容北向资金为何还在不断涌入A股
本周的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又净流入68.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33.42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5.08亿元。7月以来,伴随着市场活跃度的大幅提升,北向资金的流入规模也呈快速增长之势。据统计,仅7月1日至13日,北向资金净增持规模就达.67亿元,这一数字已超过了今年以来的单月净流入额峰值。
消息面上,国际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对A股第一阶段扩容的最后一步已于今年6月份生效,而另一指数公司MSCI对A股的第一阶段纳入早在年11月便已完成。两大指数公司目前并未对下一阶段的纳入A股扩容作明确安排。
近期未见国际指数公司扩容,缺少被动资金入场。市场人士认为,此轮北向资金短期内大幅流入,基本都源于主动资金的增配行为,这在沪深股通历史上并不多见。
那么,北向资金如此迅猛入场又该如何解读?在业内人士看来,北向资金的巨额流入由内外多重因素共振驱动,而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Ⅱ行业方面
1、重点排查融资性信保业务风险财险业差异化监管“厉兵秣马”
受外部环境多重因素影响,财险业经营管理风险隐患浮现,对行业风险防控提岀新的挑战。上证报记者获悉,为推动财险业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银保监会将加强财险业风险防控,并开展融资性信保业务等重点风险排查。另据记者获悉,银保监会还酝酿对不同财险公司进行差异化监管的政策,目前正在进行调研和研究。“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的思路将贯穿于未来整个财险业发展。
2、沪铜触底反弹逾48%国际铜价创近两年新高
7月13日,沪铜领涨国内期市。截至当日下午收盘,沪铜主力合约涨4.71%,收报元/吨,创年7月以来的新高。沪铜在3月23日触及年内最低点元/吨,目前已涨超48%。
外盘方面,截至北京时间7月13日6点18分,LmeS铜报2.5美元/吨,COMEX铜报2.美元/磅,均创下近两年的新高。
受期货盘面提振,同日A股铜概念股大涨。截至收盘,云南铜业涨停,江西铜业涨6.43%,金田铜业涨4.45%。
业内专家表示,南美洲矿山供应缩减、前期赶工需求旺盛、库存持续下降、海外货币政策宽松等均对铜价构成强有力的支撑。但中长期来看,铜价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反复、国内铜现货面临淡季及南美洲矿山产量变化等都可能大幅扰动铜价。
铜主产国智利、秘鲁等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对供应面形成扰动,是国际铜价大涨的主要刺激因素。
据了解,智利矿业巨头Codelco已宣布,有近0名工人感染新冠肺炎。与此同时,智利Zaldivar铜矿、Centinela铜矿等出现罢工活动。智利疫情也未见显著好转,智利卫生部7月7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智利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30万。
“智利矿山供应风险较大,中国铜精矿对外依存度约为80%,其中有50%来自南美洲,供应缩减预期推动铜行情继续走高。”生意社有色分社分析师刘美丽对上证报表示,国内铜库存量较今年以来高点下降70%,同比下降19%。矿端利好、收储预期加上基本面良好,使铜价不断走高。
近期宏观经济的显著改善也支撑铜价。国际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从环比看,PPI由5月下降0.4%转为6月上涨0.4%。从同比看,6月PPI下降3.0%,降幅比5月收窄0.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6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国内制造业稳步恢复,市场需求继续改善。
此外,收储预期也刺激国内铜价上行。某期货公司人士表示,类似的消息从年初传到现在,一旦消息成真,收储落实,会对铜价形成较强的拉升作用。
不过,铜材加工行业对铜价难以持续看涨。据刘美丽介绍,华东、华北地区有逾40家铜材加工企业,大多数企业反馈称订单情况不容乐观,对铜价不敢持续看涨。
“个别企业甚至表示,5月就没了订单,6月已经休息,仅有少数铜合金企业订单情况相对较好。”刘美丽表示,国内精炼铜产量不降反增,需求端订单也不见好转,虽然现货铜价跟随铜期货价格出现上涨,持货商也会大幅贴水出货,有价无市局面会延长。展望后市,铜价短期内维持偏强运行格局,但需要警惕国内需求淡季的风险。
从海外情况来看,金瑞期货分析师高维鸿表示,6月欧美宏观数据表明,其经济复苏程度远超预期,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均迅速回暖,“但是,美国疫情的二次爆发也给超过美国半数州的进一步复苏带来了阻碍,因此我们对美国经济复苏可持续性存疑。此外,内外盘的铜价齐涨存在资金过热的成分。”
3、内外资合力“扫货”港股互联网巨头齐创历史新高
进入7月,随着港股市场持续上涨,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点评、京东、网易等互联网巨头携手齐创历史新高。据统计,7月以来流入港股市场的南向资金接近亿元人民币;资产总值排名前十位的港股股票ETF,则在上周合计获得7亿美元资金净流入。种种迹象显示,港股低估值优势叠加企业盈利的逐步修复,正同时吸引内地和全球资金加速布局。
近来,恒生指数持续反弹,港股互联网龙头公司更是涨势迅猛。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双双于7月9日创下港元和.8港元的历史新高,其中阿里巴巴7月以来涨幅已超过20%。此外,美团点评以及刚刚港股上市的京东、网易也表现不俗,股价持续刷新上市以来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港股与A股走势出现了联动,这明显是内外资合力推动的结果。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南向资金7月以来合计净流入近亿元人民币,超过4月以来的单月净流入额。此外,根据彭博口径,在全球主要投资于港股的股票型ETF中,基金资产总值前十名的ETF上周净流入7亿美元。
4、一出手就涨医药板块显现“高瓴效应”
“高瓴效应”再度显现。7月12日晚,健康元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21.7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发行对象为高瓴资本。7月13日,健康元开盘即涨停。资料显示,今年以来高瓴资本多次出手,大手笔布局医药行业。
根据健康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73亿元,发行价格为12.83元/股,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高瓴资本拟以其管理的“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通过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发行完成后,高瓴资本持有股份将占健康元总股份数的8%。受此消息影响,健康元昨日封板,控股子公司丽珠集团股价也上涨6.3%。
医药行业一直是高瓴资本重点布局的赛道。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在医疗健康产业累计投资家企业,其中境内企业家、境外企业60家。就创新药领域而言,高瓴资本累计投资52家企业。
今年以来,高瓴资本更是频频出手,参与了多家上市公司定增。例如,2月16日晚,CDMO企业凯莱英发布定增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3.11亿元,全部由高瓴资本认购。2月17日,凯莱英涨停,截至7月13日,凯莱英今年以来涨幅超过84%。
业内人士表示,高瓴资本更为看重长期逻辑,看好一家公司,会通过旗下基金多次加仓。以医疗器械企业凯利泰为例,凯利泰一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高瓴资本持有.37万股,成为新进前十大股东。5月12日晚,凯利泰发布公告称,拟向淡马锡富敦投资、高瓴资本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万股,淡马锡富敦投资和高瓴资本分别拟认购万股和2万股。5月13日,凯利泰涨停。华泰证券分析师估算,参与此次定增后,高瓴资本将合计持有凯利泰4.94%股权,有权提名董事,参与实际经营。
除了在A股“买买买”,高瓴资本也布局了港股的生物医药企业。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3月高瓴资本增持医疗器械企业微创医疗万股,6月继续增持万股,变动后持股比例为8.47%。3月以来,微创医疗股价涨幅超过%。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资本看好的医药企业中也频频出现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例如,一季度,明星基金经理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持有健康元.41万股,成为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类似的还有,睿远基金旗下另一位投资老将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去年年中成为凯利泰新进前十大股东,此后持续加仓,去年三季度加仓.58万股,去年四季度加仓.73万股,今年一季度继续加仓30.74万股。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的权益投资总监对高瓴资本的动向十分 最近股市涨势如虹,诸多行业龙头迭创新高,A股游戏龙头三七互娱的市值也站上千亿元大关。公司董事长李逸飞年初喊出的“向千亿市值目标稳步迈进”的豪言,如今已经提前实现。数据显示,年三七互娱实现游戏营收.27亿元,同比增长82.51%。这意味着,三七互娱已成为继腾讯、网易之后,国内第三大游戏厂商。
一季度以来,受疫情影响,“宅经济”迅猛发展,游戏行业迎来爆发风口,其中IP资源的争夺尤为引人瞩目。行业龙头腾讯、网易纷纷重金加码,新入局的字节跳动和阿里游戏也加快布局。
字节跳动牵手凯撒文化就是明证。作为字节跳动在A股首家正式合作的游戏公司,凯撒文化手握火影忍者等一系列顶级IP。此外,游戏巨头网易今年也将收购优质IP视为布局“游戏出海业务”的战略之一,此前网易已拿下《指环王》的衍生游戏制作项目。
但在对IP的理解上,三七互娱与腾讯、网易的“卡位战”思路并不相同。此前,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林均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IP放大化应水到渠成,而非霸王硬上弓。他表示:“每一个IP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它在原有领域的位置,其次是它是否有潜力进行多方位的转化。”
作为国内第三大游戏厂商,三七互娱也拥有不少的IP资源,其一直与“网文”巨头阅文集团有着密切合作。通过深掘IP价值,三七互娱计划10年内推出5款斗罗大陆衍生游戏。“我认为IP的效用,落点应该是在精细化运营上。”三七互娱董秘叶威介绍称,此前公司内部曾做过测算,一款4至5亿元流水的游戏,由IP影响力带动的流水大约只有1至2亿元,并且多集中在游戏初期。
这一分析也符合业内的认知,有相关人士就指出,历来IP改编游戏都存在“原著党”和“纯玩党”之间的权衡。如何在稳固核心用户盘基础上,拓展泛用户盘,需要公司在游戏设计、运营策略上投入大量精力。
4、理想汽车开启赴美IPO征程美团突击入股利欧股份早已潜伏
在拜腾、赛麟、博郡等中国造车新势力纷纷遇挫之际,理想汽车启动赴美IPO征程。理想汽车有关负责人7月13日对上证报确认,公司已于7月11日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冲刺美国纳斯达克。据查,第一大股东兼创始人李想持股25.1%,美团创始人王兴及美团关联方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3.5%,利欧股份也持股近5.2%。
5、战略入股母婴类MCN头部平台爱婴室加码线上渠道布局
近年来,在全渠道建设上衔枚疾进的爱婴室,除了在各地直营门店销售商品外,还朝着“品牌+渠道”的战略发展方向,积极打造“新媒体互动模式+线上传统销售模式+线下服务”体验模式,由此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如近期斥资逾0万元战略入股垂直母婴类MCN平台湖南蛙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蛙酷文化”),爱婴室以20%的持股比例成为蛙酷文化第二大股东,可看作是其加码线上渠道建设的又一典型案例。
亲自主导此次投资事项的爱婴室副总裁兼董秘高岷表示,爱婴室与蛙酷文化“牵手”,将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爱婴室加强新媒体渠道布局,加速公司自有品牌的建设,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结合爱婴室较强的供应链优势,丰富蛙酷文化在新零售供应链的服务经验,共建母婴产品销售新渠道,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据悉,蛙酷文化成立于年8月,自《爸爸去哪儿5》开播之后,该公司签下以“小山竹”为代表的数位萌娃达人。经过1年多萌娃商业模式的探索,蛙酷文化在年确定了在母婴“赛道”上跑马圈地,签下余位网络萌娃,成立MCN公司。此后,公司以抖音为主战场,成为最大的母婴MCN机构。截至今年6月30日,蛙酷文化共有独家签约账号个,其中抖音账号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aoshaliwen.com/zllx/21992.html